用目標管理保績效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早在1954年就提出了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德魯克首次提出了“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認為“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如果無總目標及與總目標相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職工的生產和管理活動,則企業規模越大,人員越多,發生內耗和浪費的可能性越大。”從此,目標管理不僅成為企業的管理制度,領導方式,還是企業提升績效的重要保障。
總目標和年度目標是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具體體現,在設定總目標和年度目標時,一定要以中長期戰略規劃為指導,防止脫離戰略規劃、主觀臆斷、各行其是的現象出現。目標是用來執行的,企業績效體都現在目標上,執行目標的過程就是目標管理的過程。
目標管理可帶來4大好處:1、使全員了解公司愿景,明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2、合理調配企業資源,確保公司不同階段的工作重心不發生偏移;3、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高效能發揮作用;4、有效評估工作成果,保障員工能力和經營績效同步提升。
目標管理的前提是確定總目標和年度目標。比如,湖南天通公司制定了2010—2015年總目標為: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5千萬,每年平均實現銷售收入增長50%,直至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利稅超億元。目標管理不是制定出總目標和年度目標就完事,它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親自參與,不僅參加工作目標的制訂,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還需要企業全體員工努力完成和實現工作目標。
制定總目標只是目標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其后是對總目標進行分解。即對總目標體系進行分析與拆分,形成一系列的分目標,并且明確各個分目標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組織完整的目標體系,為各層級人員的工作提供方向指導。一般來講,在董事會批準其戰略目標及年度目標后,公司各部門應召開目標溝通會議,透徹了解戰略規劃的制定過程和戰略重點,以及年度目標的內容和要點。然后,各部門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部門的目標。
比如,根據湖南天通公司2011年度發展總目標,人力資源部門將制定出本部門的2011年度工作目標,其目標內容包括:1、在2010年底之前,制定出2011年度公司人力資源規劃;2、在2011年2月底之前,完成研發、工程、營銷等隊伍建設,及各部門委托的招聘工作;3、在2011年3月底之前,制定出公司新的考核制度;4、在2011年4月底之前,制訂出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并按計劃開始實施。
計劃重在執行,戰略必須落實。當各部門目標制定出來后,部門負責人必須召集本部門人員對該目標進行再次討論和溝通,確定個人目標和部門目標相一致,并將本部門目標呈報上級確認。比如,人力資源部門的目標得到上級確認之后,針對目標和實際情況,列出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然后,將部門目標具體落實到部門的每一個成員,使部門每個成員明確目標和各自的責任,即對該做什么、怎么做、何時完成等了如指掌。態度不夠要教育,能力不夠要培養。根據實現制定目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制定出提高各自知識能力的解決方案。
當總目標落實到部門,其績效將體現在員工個人的行為上。也就是說,目標管理不是用目標來控制,而是用它們來激勵下級。因此,各部門在完成部門的目標管理卡后,還要讓員工將自己的工作目標進行整理,編制個人目標管理卡,并一式兩份。一份留給員工保存,以備后續工作參照;一份交到部門保存,以備對員工工作進行檢查。定期檢查實現目標的進展情況,并向有關單位和個人反饋,若出現偏離目標的行為及時糾正。同時,要及時獎勵完成目標的個人和團隊,基于績效的獎勵有利于促進目標的成功實現。
您正在閱讀的是<<<績效考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