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親子心理書單

            時間:2020-09-14 17:07:06 心理學書籍 我要投稿

            親子心理書單

              心理學的重點,其實并不完全在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關注父母運用這些方法和技巧的心態或者說態度,以及父母的一些基本教養原則。接下來是YJBYS小編精選的,供大家參考。

              1《發展心理學》

              (美)羅伯特·費爾德曼 著

              蘇彥捷 鄒丹 等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

              這是北大心理系蘇彥捷教授教授推薦并翻譯的,是北大心理系的教科書之一。作為一本教科書,它能深入淺出地圍繞一個人的生長過程娓娓道來,把各個生命發展階段細細描寫,從娘胎里,一直寫到一個人生命的終結。內容專業、全面,家長能夠對一個人對一生發展有總體對了解,關鍵的知識點也有很好的講解,比如孩子發展的關鍵期等。

              2《愛的藝術》

              (美)弗洛姆 著

              李健鳴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

              一切都源于愛,那么,愛是什么?這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法 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3《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臺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

              這是龍應臺的“育兒手記”。34歲的母親(龍應臺)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孩子,你真的可以慢慢來。

              4《論人的成長》

              [美]羅杰斯 著

              石孟磊 等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

              生命的過程,就是成為自己、做自己的過程。

              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杰斯的著作。他曾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也曾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杰出科學貢獻獎。

              人本主義(大部分的心理學派也這樣認為)認為,如果環境足夠好,不需要所謂的`“管教”,孩子自然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這是完全反對“虎媽虎爸”教育方式的心理學理論。

              5《自卑與超越》

              [奧地利] 阿弗雷德•阿德勒 著

              李青霞 譯

              沈陽出版社 出版

              是個人,誰還沒個自卑的地方?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在這本書里講了“生命的意義”,當然,重點還是自卑和如何超越自卑。為人父母,正確處理自己的自卑情結,也能防止自己把自己的自卑“投射”到孩子身上,讓這樣的自卑代代延續。

              6《在愛中升華》

              [德]伯特·海靈格 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

              一個家庭,也是一個系統,有序位。那么,家里誰和誰的關系應該排第一位?當然是夫妻關系,而不是父子或者母子關系。為什么婆媳關系一直戰火不停?因為這個家庭里的序位有點問題。

              這本書依據家庭系統排列這個理論來探討一些婚姻問題、家庭問題、親子問題等。它可以帶領一些人,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看家庭中的問題,親子問題等。

              7《為何家會傷人》

              武志紅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

              這本書的名字,就說明了一切。無需多說,喜歡的他的人可以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號。

              8《社會心理學》

              (美) 戴維·邁爾斯(David Myers)著

              侯玉波,樂國安,張智勇 等譯

              這本也是北大心理系的教科書之一。人是社會中的人。一個人的社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他的心理發展水平。這書里,涉及了社會思維、社會影響、社會關系和應用社會心理學等,有豐富的案例和理論。

              9《情感依附》

              (美)亨利·馬西 等著

              武怡堃 等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

              如果你是父母或準父母,讀讀這本《情感依附》,可以讓你此后的三十年善待自己,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善待你和他自己。我們所需要的,是這本書給我們的立體的知識:是什么、為什么,以及怎么做。

              上面這段話不是我說的,是心理學一大牛曾奇峰說的。

              10《弗洛伊德遇見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論欲望》

              [美]馬克·愛普斯坦 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

              弗洛伊德:“被壓抑之物將會重返。”

              蓮花生大師:“望向欲望的本質,會看到無邊光芒。”

              這兩句話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不要害怕和壓抑欲望,而是應該重新疏導、駕馭它,為我們所用。因為欲望乃是最強有力的生命能量,可把我們引領至自由與極樂。

              你常滿懷興致去吃期待已久的大餐,食畢不僅沒有滿足感,甚至更為失落?總是嫌另一半陪你的時間不夠多,常在愛中感到孤單?沒有辦法忍受別人不將你放在眼里,老是覺得自己不被喜歡?稍不順心,就暴飲暴食,焦躁難耐?孩子不聽你的話,即憤怒不已,斥聲責罵?

              追根究底,一切都是欲望在作祟。

              如何對待自己欲望,如何對待他人的欲望,這本書里都有答案。

            【親子心理書單】相關文章:

            心理學入門書單06-28

            心理學推薦書單12-05

            心理學入門書單推薦06-28

            新課標必讀名著書單10-23

            小學必讀名著書單11-06

            2017年最新財商理財入門書單10-29

            「考研」英語專業考研參考書單03-16

            心理咨詢師推薦10本親子教育書08-14

            企業法律顧問知識結構書單匯總09-09

            夜班的父母該怎樣維系親子的關系兒童心理07-29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