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小學道德與法治《我很誠實》說課稿

            時間:2020-12-22 12:12:01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道德與法治《我很誠實》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我很誠實》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道德與法治《我很誠實》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的內容,本單元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用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誠實,懂得誠實在人與人交往中是立身之本和處事之道,懂得在生活中需要克服膽怯等心理做到不撒謊。本課包括“誠實與說謊”和“讓誠實伴我成長”兩部分內容。

              二、說學情

              我很誠實從認識誠實與說謊開始,下面我來談一談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開始形成相對固定的伙伴,但隨之也會遇到一些困惑與煩惱。例如:怎樣在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保持誠實的品質,該如何客服一些心理做到不說謊,讓學生探討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幫助學生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和溝通。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養成誠實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能力與方法目標】

              能夠用誠實的態度去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知識目標】

              知道哪些是誠實的行為。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知道什么是誠實,能夠明辨是非

              【難點】

              養成誠實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主要采用了情境扮演、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學方法,我再來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從新課導入、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將采用故事導入,使同學們在故事中感受到“誠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說謊帶來的不良影響”。這樣的導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順利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我將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出發,著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重點闡述“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等問題。本框題主要通過誠實與說謊、誠實故事會、幫忙出主意、讓誠實伴隨我成長4個方面展開。

              1.誠實與說謊

              首先,我會請同學們通過兩個鏡頭思考哪一種行為是正確的,贊同哪一種行為。

              鏡頭一:小明把同學的本弄濕了,雖然大家不知道是誰弄濕的,但是她依然承認了錯誤。

              鏡頭二:小剛沒有完成課后作業,課代表收作業的時候卻謊稱忘記拿了。

              通過兩個鏡頭,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贊同第一種行為,從而對誠實與說謊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2.誠實故事會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誠實的故事,現在召開誠實故事會,大家一起分享身邊誠實的故事。

              我先讓學生分享發生在自己身邊關于誠實的故事,從而總結出誠實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們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設計這樣的活動,從學生身邊的事情說起,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感悟到誠實的重要性。

              3.幫忙出主意

              誠實與說謊是一對反義詞,雖然我們都想做一個誠實的人,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出現一些說謊的人,我會請同學們通過一個案例,談一談案例中的小花為什么說謊以及在說謊之后應該怎么辦?

              小花是個好面子的女生,一天同學們都在討論自己家養的小動物,小花家并沒有養小動物,卻說自己家養了幾條金魚。同學們都想去看看小花家的金魚,小花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辦。

              通過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明白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說謊以及說謊之后應該馬上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以后的生活中盡量去避免這些心理引發的說謊行為。

              4.誠實伴隨我成長

              在學生的這個年齡段,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很容易有一些錯誤的認識從而做出錯誤的選擇,針對這一現象,我會請同學們情境扮演:

              鏡頭一:從商店買東西回家,店員多找了三塊錢,我該...

              鏡頭二:踢足球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窗戶踢碎了,旁邊沒人發現,我該...

              鏡頭三:測驗時有一道題不會,正好可以看見同桌的答案,這時我該...

              我會根據同學們扮演,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總結出我們的成長需要誠實的品質來陪伴,我們應該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真實體驗出發,進一步明白誠實的在我們成長中的重要地位。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讓學生小組討論:“以下兩種謊言的性質一樣嗎?”

              圖片一:小芳突然想到一個惡作劇,于是他氣喘吁吁的跑到山上告訴小文說你家來客人了。

              圖片二:小麗看到爺爺的病情加重,為了不讓爺爺擔心,告訴爺爺他的病馬上就好了。

              最后明確現實中謊言是復雜多樣的,有些謊言的初衷是好的,我們要持理解的態度。從而對本節課在知識層面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環節四:小結作業

              根據本框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學習的特點,我會結合板書內容,采用歸納式小結。通過小結環節,使同學們對本節課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內容講授完畢,我會給學生布置作業:課下請同學們搜集關于誠實的名人名言,下節課我們來探討。

              通過布置這樣的作業,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并提高同學們的表達能力,增強同學們的分享意識。

              七、說板書設計

            【小學道德與法治《我很誠實》說課稿】相關文章:

            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08-08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誠實與信任》說課稿設計01-26

            法學流派與法治論文06-17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10-11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2-26

            小學語文《我選我》說課稿模板10-13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4篇10-11

            試論法家的人性觀與法治08-12

            關于法治與德治關系的再反思10-17

            對法治與德治關系的再反思10-13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