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法碩考研基礎知識點小結法律責任

            時間:2020-10-23 15:29:04 考研專業課 我要投稿

            2018法碩考研基礎知識點小結法律責任

              2018法碩考研復習已經開啟,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收集整理好的2018法碩考研基礎知識點小結法律責任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8法碩考研基礎知識點小結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一)法律責任的定義

              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責任是社會責任的一種,它與其他社會責任的區別在于,承擔法律責任的最終依據是法律,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

              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主要有三類,(1)違法行為;(2)違約行為;(3)法律規定。

              (二)法律責任的類型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違憲責任。

              1.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刑事責任是犯罪人向國家所負的一種法律責任,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責任的唯一法律依據。

              2.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于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民事責任主要是一種救濟責任,其功能主要在于救濟當事人的權利,賠償或補償當事人的損失。

              3.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

              4.違憲責任是指由于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違憲責任產生的原因是違憲行為。

              二、法律責任的構成

              (一)責任主體

              責任主體是指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必須具有法定責任能力,能夠成為違法主體并且承擔法律責任的自然人必須是達到法定年齡并具有責任能力的人;能夠成為違法主體并且承擔法律責任的組織必須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或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法人或組織。

              (二)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廣義上的違法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狹義上的違法行為僅指除犯罪以外的一般違法行為。

              (三)損害結果

              損害結果是指由于違法行為所導致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和精神方面的損失和傷害。損害應當具有確定性,必須是一個確定的現實存在的事實。

              (四) 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法律歸責原則上要求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五)主觀過錯

              主觀過錯指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在主觀上存在的故意或者過失。故意和過失在不同的法律領域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三、歸責與免責

              (一)歸責的概念

              法律責任的歸責,也叫法律責任的歸結,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和確認。不同的法律責任具有不同的構成要件。責任的成立與否,取決于行為人的行為及其后果是否符合責任的構成要件。

              (二)歸責的原則

              歸責是一個復雜的責任判斷過程,判斷、確認、追究以及免除責任時必須依照一定的原則。在我國,歸責的原則主要包括責任法定原則、因果聯系原則、責任與處罰相稱原則、責任自負原則等。

              1.責任法定原則;

              2.因果聯系原則;

              3.責任與處罰相稱原則;

              4.責任自負原則;

              (三)免責的概念與條件

              免責,也稱法律責任的減輕和免除,是指法律責任由于出現法定條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

              在我國的法律規定和法律實踐中,免責的條件和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免責的條件主要包括時效免責、不訴免責、自首立功免責、有效補救免責、自助免責等。

              1.時效免責,指違法者在其違法行為發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擔強制性法律責任,如果沒有法律的特別規定,違反法律的行為超過一定的期限將不再被追究法律責任,法律責任因時間流逝而消失。

              2.不訴免責,即所謂“告訴才處理”、“不告不理”。在我國,不僅大多數民事違法行為是受害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告訴才處理,而且有些刑事違法行為也是不告不理。

              3.自首立功免責,指對那些違法之后有自首或立功表現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責任。

              4.有效補救免責,指對于那些實施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但在國家機關歸責之前采取及時補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責任。

              5.自助免責,指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


            【2018法碩考研基礎知識點小結法律責任】相關文章:

            2018法碩考研基礎知識點小結量刑情節07-31

            2018考研法碩應如何看書12-17

            2018考研法碩院校有什么選擇12-17

            2018法碩復習重點11-12

            2018考研法碩五門專業課怎么復習12-17

            2018法碩考研暑期復習12大注意事項07-31

            2018年法碩報考指南08-18

            考研法碩暑假復習方法08-23

            考研法碩考研者們的刑法答題技巧10-02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