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理念要落地,需要建立一套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即企業文化組織體系、企業文化培訓體系和企業文化傳播體系。下文就是有關企業文化理念落地與實踐研究的意義,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企業文化落地一重心
誠如開文所說,企業文化要落地,一定要擺正一個重心,就是企業文化理念的落地。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搭建一個適合本企業的文化理念體系是關鍵。
很多企業找了咨詢公司,設計了一套非常響亮的企業文化理念,人手一本印刷精美的企業文化手冊,并開展了一輪大張旗鼓的導入培訓和宣傳后,但很快就會發現,這些理念放之四海而皆準,成為了掛在嘴上、貼在墻上的擺設,更鮮見有與理念相適應的管理行動。這使得那些貌似真理的企業文化理念成為一朵朵美麗的浮云,其實,這就是文化與經營的脫節。
企業文化與經營實踐兩張皮,這是目前企業文化建設的通病,文化宣傳是一種套路,企業經營是另一種套路。這樣的企業文化理念對企業內在凝聚力的強化、品牌的塑造與推廣、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整體戰略的實施,不僅沒有發揮絲毫推動作用,甚至導致廣大員工普遍的反感情緒和抵觸行為。如何遏制吉利控股集團的文化與經營兩張皮,吉利在2011年進行文化體系梳理時,認識到了文化本質,我們從經營哲學入手,在經營實學中予以落實。
首先,統一思想,統一對事物的本質認識,才能保證文化體系不偏離。在深入思考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辯證關系后,吉利以“元動力”文化為基礎構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元動力”的“元”是指企業的元氣,是企業生命體的力量源泉與核心要素。員工的心構成了企業的元氣,傷害了員工的心就是傷害了企業的元氣。“元動力”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就是要理順員工的氣,凝聚員工的心。
其次,唯有將經營管理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才能為經營找到方向,為文化找到支撐。經過與全體員工近百天的溝通與碰撞,創新性地提出了“道法術”結構的實學架構,“道”的層面闡釋了企業的價值觀,“法”規范了價值觀得以實現的基本原則和規范,“術”就是吉利日常經營中的各種工具與方法,為價值與原則的實現提供了堅實支撐。道法術渾然一體,文化與經營同根而生。
企業文化落地三保障
企業文化理念要落地,需要建立一套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即企業文化組織體系、企業文化培訓體系和企業文化傳播體系。企業文化管理體系的建設是企業文化有效落地的有力保障,否則,任何落地、深植的美好愿望都只能是海市蜃樓。
第一、組織體系是基礎。“事在人為”,任何事離不開人去推動,組織是一個團隊為實現共同目標的有機組合,是效率的源泉。
1、重推“一把手”工程。企業一把手要明確擔當企業文化最高責任人的角色。雖然很多人反對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文化”,但筆者認為企業文化創造是企業一把手當仁不讓的首要使命,他對企業文化的重要影響作用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他必須是企業文化第一決策者、第一布道者。
2、建立企業文化建設最高管理團隊,抑或稱之為企業文化最高決策團隊。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過程中,需要對企業文化建設方向、原則、策略和計劃進行及時而正確的決策,因此,這個決策團隊必須是企業高管人員組成,甚至可以邀請外聘的企業文化專家參與其中。在吉利,我們構建了以集團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組建的企業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最高領導機構,負責審批企業文化建設規劃,制定和修訂企業文化大綱,建立企業文化管理機制,整合企業文化建設資源,領導和推動重大企業文化建設活動,并對企業文化建設成果進行評估和激勵。
3、建立獨立的企業文化部門。企業文化是一種經營之道、事關企業經營管理全局,它的作用絕不僅僅在于激勵員工、規范員工日常行為,一些企業將企業文化依附于人力資源部等專業職能部門,顯然有失偏頗。只有強化企業文化管理部門的權威性,賦予其在各項經營管理主流程中的中間功能,才能保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沿著系統化、規范化的軌道前行。
4、明確界定各級管理者的企業文化職責。各級管理者都應該具備較高的企業文化覺悟,能夠以身作則、自覺踐行企業文化理念,并將企業文化作為推動日常經營管理、提升團隊執行力和打造高績效團隊的核心工具。因此,各級領導者都應該是所負責系統、部門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的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