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績效考核是現代組織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種周期性檢討與評估員工工作表現的管理系統,是指主管或相關人員對員工的工作做系統的評價。下面來看看車間主任績效考核辦法。
車間主任績效考核辦法
一目的:為加強車間管理,調動廣大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責任心,穩定產品產量、提高產品質量與效益,制定本辦法。
二適用范圍:生產部所屬各車間主任(含副主任)。 三考核方式: 1、
車間主任的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和崗位工資,其中,基本工資占工資總額的80%,崗位工資占20%,崗位工資與考核掛勾。考核實行月考核月兌現。
2、
考核權重為100%,其中生產計劃完成率占25%;安全文明生產占20%;生產質量占20%;成本管理占20%;內部管理占15%。
3、
工資計算方法:工資總額=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考核系數)。如某車間主任工資總額為3000元,其基本工資為2400元,崗位工資為600元,當月考核系數為90%,其當月考核后工資總額=2400元+(600*90%)=2940元。
三 考核內容
1、
生產計劃完成率,占25%,以產品轉入下車間或成品庫為準。未完成計劃,每低11%扣1分;延誤交貨期1天扣5分以上。超計劃完成任務的,每超過1%加1分。此項考核由生產部調度進行匯總。
2、
安全文明生產,占20%,以是否健全安全責任制,開展安全活動,是否有專人負責安全、安全教育、安全監督、安全事故發生率、車間清潔衛生、現場物料、半成品堆放是否符合要求進行考核,如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人員傷亡),此項考核不得分,由生產部結合企管辦綜合評分。
3、
生產質量,占20%。批次合格率100%為滿分20分,每低1%扣1分,扣完為止;如出現重大質量事故(損失價值在1000元以上),此項不得分,由品控部評分。
4、
成本管理,占20%,由財務部核定標準成本(包括單件物料加工成本、車間物耗標準)及工時定額,實際成本在標準成本-1%+1%以內,得15分;在允許范圍內,每降低1%加1分;每超過1%,扣1分,扣完為止。如出現較大浪費(含人、材、物,且損失金額在1000元以上),此項不得分,由財務評分
5、
內部管理,占15%,以培訓落實、會議組織情況、報表規范與完善、規章制度執行、辦公室規范、員工違紀次數頻率等進行考核,由生產部結合人力資源部評分。
車間主任考核方案
為建立合理的監督機制及公平的考核體系,落實車間主任崗位職責,提升車間管理水平,保證生產數量和質量,獎優罰劣,調動車間一線工作的積極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 考核辦法 1、 公司正式員工全部參與考核,試用期員工不在考核范圍內。
2、
每日考核一次,每月例會公布上月考核結果,根據考核結果按月發放考核獎金。
3、
考核采用百分投制、扣分與加分相結合方法,根據考核標準加分或扣分 。考核以本部門考核為主、結合品管部抽查考核的辦法,由生產廠長對車間主任進行日常考核,結合品客部不定期尋生產工作 的檢查進行考核。
4、
考核獎勵每人每月300元。考核得分在優良以上則全額獎勵;得分在優良以下但在及格以上,則按低于優良分的以下分值,以每份10元扣款。
5、
月業績、季度、年度考核成績都將作為公司年終評比以及職務和工資升降與績效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
6、 車間主任如果一年內累計3個月得分為及格以下,將作為部門的崗位調整、裁員對象。
7、 車間主任借工作之便徇私舞弊、中飽私囊,損害公司利益,一經發現,予以降職;情節嚴重的將免職、開除處理。
[知識拓展]
什么是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通常也稱為業績考評或“考績”,是針對企業中每個職工所承擔的工作,應用各種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職工行為的實際效果及其對企業的貢獻或價值進行考核和評價。它是企業人事管理的重要內容,更是企業管理強有力的手段之一。業績考評的目的是通過考核提高每個個體的效率,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在企業中進行業績考評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相關工作。首先,必須對業績考評的涵義作出科學的解釋,使得整個組織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績效考核是現代組織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種周期性檢討與評估員工工作表現的管理系統,是指主管或相關人員對員工的工作做系統的評價。有效的績效考核,不僅能確定每位員工對組織的貢獻或不足,更可在整體上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提供決定性的評估資料,從而可以改善組織的反饋機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績效,更可激勵士氣,也可作為公平合理地酬賞員工的依據。
績效考核的起源
績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國家文官(公務員)制度。最早的考核起源于英國,在英國實行文官制度初期,文官晉級主要憑資歷,于是造成工作不分優劣,所有的人一起晉級加薪的局面,結果是冗員充斥,效率低下。1854-1870年,英國文官制度改革,注重表現、看才能的考核制度開始建立。根據這種考核制度,文官實行按年度逐人逐項進行考核的方法,根據考核結果的優劣,實施獎勵與升降。考核制度的實行,充分地調動了英國文官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學性,增強了政府的廉潔與效能。英國文官考核制度的成功實行為其他國家提供了經驗和榜樣。美國于1887年也正式建立了考核制度。強調文官的任用、加薪和晉 級,均以工作考核為依據,論功行賞,稱為功績制。此后,其他國家紛紛借鑒與效仿,形成各種各樣的文官考核制度。這種制度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把工作實績作 為考核的最重要的內容,同時對德、能、勤、績進行全面考察,并根據工作實績的優劣決定公務員的獎懲和晉升。
西方國家文官制度的實踐證明,考核是公務員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中心環節。各級政府機關通過對國家公務員的考核,有利于依法對公務員進行管理,優勝劣汰,有利于人民群眾對公務員必要的監督。
文官制度的成功實施,使得有些企業開始借鑒這種做法,在企業內部實行績效考核,試圖通過考核對員工的表現和實績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同時也要了解組織成員的能力和工作適應性等方面的情況,并作為獎懲、培訓、辭退、職務任用與升降等實施的基礎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