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人力資源 > 崗位職責 > 崗位職責體系的建立

            崗位職責體系的建立

            發布時間:2017-08-12編輯:1035

              崗位職責體系的建立,有助于責、權、利的配給,是管理要達到的目標之一,但是,很多企業制訂的崗位職責大多是“不講理”型的,總想把崗位職責描述得天衣無縫,結果卻形成了死循環。將之應用于實踐,卻如同白天燃燒的蠟燭,沒有太多的實效。

              在崗位職責體系的建立過程中,首先,崗位職責的界定非常關鍵,也就是要把崗位職責“寫”到實處,崗位職責如果沒有明確,或是建立不全面,最終會產生一連串的漏洞。比如說員工的表現很難評價,由于沒有具體的崗位職責,勢必遇到什么事他就干什么事,管理者讓他干什么事他就干什么事,最后得到的結果就是,員工的專業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其次,就是要把崗位職責“落”到實處。

              一、如何把崗位職責“寫”到實處?

              要把“崗位職責”寫到實處,就需聚焦崗位接口。我們將每一個崗位看做一個節點,節點內關注過程規范,稱為“職”,節點間關注結果標準,稱為“責”。

              崗位節點內:職——本職、天職,做什么、如何做。例如,新進員工到這個崗位,你要如何告訴他做什么?即節點上的專業技能;

              崗位節點間:責——責任、究責,做出什么、可交付成果。包括,如何向領導及下工序交差,可以被稽核和檢查的部分、接口間責任劃分等。

              對崗位節點內的“過程規范”的規定,體現的是領導、上級的智慧及經驗的介入和干預,其目的在于“讓領導放心”。對崗位節點間的“結果標準”的規定則是體現對下工序負責的“責任”。

              因此,節點內是技術,節點間是責任。管事要抓接口,管人要抓責任。管理的要務在于“落實責任”,所以,過程不一定要說清楚,但是結果一定要說清楚。要點如下:

              1.跨部門投訴——連帶扣到部門主管。

              2.投訴依據(崗位職責)按一定程序隨時或每個季度檢討、修訂一次。

              3.由于投訴講證據,職責說明才能更到位。

              4.聚焦接口:下工序投訴依據、拉動式管理。

              5.厘清責任:與錢有關才能避免形式主義。

              對過程規范部分,特別注意:

              1.下工序參與擬訂。

              2.結合下工序的工作投訴進行梳理(不妨采用不投訴即為滿分的方法)。

              3.與錢有關人們才會真正認真去擬訂。

              4.結果導向(由于采用不投訴即為滿分,通過結果導向抓住后面工序就非常重要),反推回來,實現所謂拉動式管理。

              二、如何才能讓崗位職責“落”到實處?

              “崗位職責”不僅“寫”到實處,還須“落”到實處!對此,可以采用反向糾錯扣分法。

              1、下工序無投訴即為滿分;領導檢查未發現即為滿分。這就是所謂“扣分法”

              2、對于“工作標準、作業規范”的考核采用“稽核+投訴”,沒有投訴、沒有檢查到就給他滿分,算他運氣好。記住,管理者只能管理你能管的部分。

              總而言之,必須將 “接口”牢牢抓住,責任就可以落實,也才能最大效率地支持目標實現。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hr頻道©YJBYS.com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