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在中國總是可圈可點,加上如今很多企業邁出過門,管理要求就更高了。下面是yjbys小編為您搜集整理的人力資源國際化管理的5個方法,歡迎閱讀借鑒。
1.建立富于激勵力的薪酬體系
薪酬制度是企業對員工進行物質激勵的一項主要內容,關系到員工積極性的發揮和企業生產效率的高下。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不僅要對國內總部人員具有激勵力,而且要對駐外工作的員工具有吸引力,使他們樂于到國外、樂于到生產經營一線、樂于到艱苦地區工作。
當然,由于每個企業的情況不同,薪酬制度也會各具特色,但無論是哪類企業,都要留意以下問題:
一是,企業薪酬體系必須要有激勵性;
二是,薪酬體系的建立,必須以崗位設計和崗位評價為基礎;
三是,員工的薪酬必須要結合績效考評,與業績掛鉤,使每個員工的收入與他們的工作業績好壞、對企業貢獻大小緊密聯系在一起,達到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發展多做貢獻的目的。
一個好的福利制度是企業薪酬體系的重要補充,對于企業吸引人才、穩定員工隊伍、提升滿意度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在設計福利制度時,可根據人才競爭形勢的需要,在依法向員工提供正常的福利之外,結合各自實際情況,進行福利制度創新,努力探索住房補貼、購車貸款、國外旅游、子女教育輔助等新的福利模式,并學習鑒戒西方的“自助風格福利組合”方案,把企業擬花費在每個員工身上的附加福利數額告訴職工,根據不同福利種類規定的最高限額,答應職工在公司指定的多項計劃中進行選擇。
2.營造國際化管理的企業文化模式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等。營造國際化管理的企業文化模式是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內在要求。
由于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具有跨國經營的特點,經營地點不同,人力資源來源千差萬別,必須要充分考慮工程項目所在國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尊重當地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的前提下,正確處理好中國員工與當地員工不同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之間的沖突,建立和諧、包容、積極向上的多元化文化氛圍。
通過明確企業發展目標,在員工中努力營造“我們都是同一企業的成員,我們將與企業共同成長”的組織氛圍。在實踐中,引導當地雇員了解企業發展目標,參與企業管理,要敢于把那些工作能力強、經營業績突出、對企業忠誠的優秀當地員工選拔到重要的崗位上去,使他們對企業未來和個人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全體雇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3.更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把人作為企業的財產或工具,只重擁有不重培訓開發;在用人上,只限于公司內部的小圈子,論資排輩、重關系輕業績現象嚴重。建立人力資源國際化管理模式,首先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樹立人是企業第一資源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1、要重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契約關系
正是這種契約關系切斷了計劃經濟下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關系模式,使市場配置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種契約關系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企業通過市場配置,可以淘汰一些不能勝任工作的落后員工;另一方面,人才一旦遭到閑置、壓抑或浪費,會本能地利用市場機制“跳槽”,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造成企業人才流失。
因此,企業必須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狠下工夫,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培育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為本企業服務。
2、要正確認識不同員工之間的差異問題
每個員工能力的差異,必然會造成員工等級和收入的不同。樹立正確的“差異”理念,有助于消除職工過分依靠企業的均勻主義觀念,真正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管理人員能升能降的思想基礎,營造一種員工發奮圖強、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4.拓寬人才引進渠道
國際工程承包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國際商務、工程技術、金融法律等一系列人才群體為基礎。在新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只有結合企業戰略目標和競爭策略,制定人才發展規劃,深入挖掘內部人才潛力,拓寬外部人才引進渠道,才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