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

            時間:2024-05-21 06:48:44 中小學知識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于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下面是關于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2017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

              一、 項選擇題(共40分,每小題2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入下表內)

              1.在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

              A.鑒真 B.玄奘 C.戒賢 D.阿倍仲麻呂

              2.下列古代政治清明的時期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開元盛世 ②貞觀之治 ③開皇之治 ④文景之治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3.“合同為一家”描寫的是唐朝與哪個少數民族的友好關系

              A、突厥 B、吐蕃 C、回紇 D、南詔

              4.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其中兩項發明于隋唐時期的是

              A、造紙術、指南針 B、雕版印刷術、 火藥

              C、活字印刷術、羅盤針 D、火藥、指南針

              5.唐朝對外交往中最為著名的友好使者是

              ①玄奘 ②晁衡 ③鑒真 ④空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唐朝時既是民族交往中心,又是國際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A、長安 B、洛陽 C、揚州 D、成都

              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唐朝滅亡后,相繼統治黃河流域的五個政權統稱“五代”

              B、北宋建立后,統一全國

              C、岳飛是著名的抗金將領

              D、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權先滅掉了遼后又滅掉了北宋

              8.我國最后完成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在:

              A. 唐朝中后期 B.北宋 C.南宋 D. 唐朝后期

              9.下列我國古代著名的外貿港口中,屬于兩宋時期文明世界的大商港是: ( )

              ①明州 ②揚州 ③杭州 ④泉州 ⑤廣州

              A.①③④   B.④⑤   C. ①②③ D. ③⑤、

              10.中國的瓷都指的是:( )

              A哥窯 B.汝窯 C.邢窯 D.景德鎮

              11、元朝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開始形成的一個新民族是( )

              A.苗族 B.回族 C.傣族 D.彝族

              12、明朝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

              A、廢行省、設三司 B、設立殿閣大學士 C、廢丞相 D、設廠衛機關

              13、鄭成功收復臺灣與清朝設置臺灣府相同意義是( )

              A、加強臺灣與大陸的聯系 B、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C、我國開始了對臺灣的行使主權 D、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14、假如要考訂中草藥曼陀羅花的麻醉效用,應查閱的古代醫書是( )

              A、《千金方》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農政全書》

              15、我國封建社會明清時期的特點的是(   )

              A、封建國家分裂,大融合 B、封建社會經濟繁榮發展 C、民族進一步融合,封建經濟繼續發展 D、封建社會逐步走向衰落

              16、軍機處創設于(   )

              A、順治時期 B、康熙時期 C、雍正時期 D、乾隆時期

              17、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   )

              A、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B、東南亞一帶

              C、印度洋一帶 D、非洲南端

              18、下列是明代從南美洲引進的高產糧食作物是(   )

              A、馬鈴薯 B、花生 C、向日葵 D、玉米

              19、下列有關《尼布楚條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B、條約的簽訂雙方是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

              C、條約規定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

              D、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20、下列小說中描寫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復雜的政治與軍事斗爭的長篇小說是

              A、《水滸傳》 B、《西游記》

              C、《三國演義》 D、《紅樓夢》

              二、綜合題(5小題,共60分)

              21.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中寫道:“從3世紀到13世紀,中國一直處于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地位,明清以后逐漸落后了。”據此回答:

              (1)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科技的標志性成就,請列舉傳入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兩項宋代科技成就。(4分)

              (2)棉布成為廣大民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始于哪一朝代誰的重大革新?(2分)

              (3)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是什么?與科技繁榮相輝映,明清小說中講“神魔之爭”的是哪部作品?(4分)

              (4)“明清以后逐漸落后了”,試從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兩方面分析明清時期中國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4分)

              22.請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之廉價工人,彼(西方國家)亦得而使用;我之豐富原料,彼亦得而購買,就地制造,就地賣出,運費既省,關稅無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材料二 孫中山曾說“當今之世,中國非改革不足以圖存。但與清政府談改革,無異于與虎謀皮。因此,必須發動民主革命,推翻這個昏庸腐朽的政府,為改革政治創造條件。”,而且孫中山的心目中,在取得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勝利后或同時,“平均地權”是必須要完成的革命性任務,這一任務的完成才能鞏固“政治革命”所取得的成果。

              材料三 “我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要打了。我說我們與共產黨打什么呢?都是中國人,打什么呢?都是政治問題,不是不可談的嘛,所以后來談是我的主張。而且我對介公講,我說共產黨你也剿不了。他說為什么?我說共產黨有人心,我們沒人心。我與蔣先生沖突沒旁的,就是這兩句話,他要安內攘外,我要攘外安內。我倆沖突就為這件事,沒旁的沖突,一點沒旁的沖突。”

              請回答:

              (1)材料一現象始自哪一條約的簽訂?(1分)這一情況對我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2)根據材料二概述三民主義之間的關系。(2分)

              (3)材料三內容最有可能出自何人之口?(1分)他與蔣先生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生“沖突”的?(2分)

              (4)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國近代社會發展的什么主題?(2分)

              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1)“三年以來”指的是什么時期以來?(2分)

              (2)“三十年以來”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以來?它標志著什么?(4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它標志著什么?(4分)

              (4)“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中國人民的內外敵人是誰?(4分)

              24.【近代百年艱難尋夢】

              材料一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各階層人民不懈探索,共同譜寫下民族復興的交響史詩。這是理論組某同學設計的近代前期研究簡圖。

              材料二 19世紀下半葉,中國近代工業化開始緩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國工業年平均增長率為13.4%,1923年至1936年為8.7%。

              一一劉佛丁《中國近代經濟發展史》

              材料三 據統計,1901-1911年全國民族資本設立了650家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企業,其中江蘇162家,湖北82家,廣東54家,四川42家,直隸37家,浙江36家,奉(今遼寧)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東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部門具體發展情況見下表。

              1901~1911年

              數量(家) 資本額(萬元)

              紡織業 82 1332.1

              繅絲業 70 556.9

              面粉業 53 786.8

              火柴業 28 130

              水電業 60 3813.8

              機器業 20 352.1

              礦冶業 73 2272.9

              ——《民族資本主義與舊中國政府》

              (1)觀察簡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探索過程呈現了怎樣的特點。(2分)

              (2)材料一中“19世紀下半葉,中國近代工業化開始緩慢起步”與哪一運動有關?造威材料一中“1912年至1920年中國工業年平均增長率較高”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923年至1936年增長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6分)

              (3)依據材料三中工礦企業在各省和各行業的分布,概括近代我國民族工業發展有什么特點?(2分)

              (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民族企業的發展和國家發展有什么關系。(2分)

              25.“強國先強民,強民先強魂”。伴隨著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強烈的沖擊,近代中國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見下圖

              材料二 陳獨秀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文章說:“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藝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中的著作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用一句話回答)這種思想直接影響了后來的哪一運動?(4分)

              (2)材料二反映出哪一運動的什么主張?(2分)

              (3)20世紀初,在中國還有什么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試舉一例加以說明。(2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仁人志士尋找濟世良方有共同之處,請說出一個共同點。(2分)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08-13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09-22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10-20

            2017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07-11

            2017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10-15

            2017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附答案)10-23

            2017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試卷07-21

            2016~2017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09-18

            七年級下冊英語期末試卷07-29

            二年級下冊語文試卷答案期末07-23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