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弟子規另解》讀后感

            時間:2020-09-08 16:47:49 弟子規讀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規另解》讀后感

              我還記得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已經讓我讀過《弟子規》了,可我沒有感悟到什么。這次爸爸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索達吉堪布”寫的《弟子規另解》我讀過之后倍感萬分。

            《弟子規另解》讀后感

              “索達吉堪布”用了七個問題來解釋,而且解釋得非常透徹:

              第一講:“孝”在古代,對孝的重視程度很高。所謂“百善孝為先”。可我在這點卻做得不是很好,特別是在母親教導我的時候,我有時不僅不聽、還會還嘴,我現在想起來簡直就無地自容。

              第二講:“悌”,就是要友愛兄弟姊妹,我在這點上自己認為做的還可以,特別是同學和朋友之間還處得不錯。

              第三講:“謹”,我認為這點講得太好了!講每個人所作所為都要小心翼翼、認真對待。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為、敷衍了事,而應該認真謹慎。

              第四講:“信”,就是誠實、做什么事都得守信用。看到這點我就有點臉紅,主要是在學習上,我答應過爸爸媽媽各科成績至少達到九十五分以上,有時候有點懶散,搞得不是很守信,不過我一定會慢慢改變過來的。

              第五講:“泛愛眾”,這是一種廣泛的愛,類似于佛教中的以慈悲心關愛一切眾生。

              第六講:“親仁”,“親”,是親近;“仁”,是仁人志士,也就是要親近所有人、親近自己的師長。“出必告,反必面。”讓我更加的'親近自己的家人。每天我只要一出門都會向家里的每個人說再見。回到家,我就會說:“爸爸媽媽,我回來了!”

              因為爸爸媽媽給我取名叫“楊理德”就是要讓我懂道理、講品德。因此我時時刻刻注意到自己的行為舉止。所以“泛愛眾”和“親仁”當中,爸爸媽媽經常夸我在這兩點上做得最好的了。

              第七講:“有余力,則學文”,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這個基礎后,才要求學習文化知識。所謂“德才兼備”而不是“才德兼備”就是說每個人要先學好品德后,再學習其它的文化知識。

              讓我感悟到在物質文明的今天,古老的東西并不意味著過時。因為智慧是永恒的,歷久彌新的。就像太陽,雖是古老,但每天常新,她不僅賦予人類生命、又帶來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賢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陽光,普照寰宇,帶給人類幸福、美滿。

            【《弟子規另解》讀后感】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讀后感01-05

            ★《弟子規》讀后感01-07

            《弟子規》讀后感01-07

            ★弟子規讀后感01-06

            《弟子規》讀后感01-05

            弟子規讀后感01-04

            弟子規讀后感12-31

            弟子規讀后感12-28

            名著《弟子規》讀后感12-08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