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陜西省方言諺語及注釋

            時間:2020-12-16 16:53:11 諺語 我要投稿

            關于陜西省方言諺語及注釋

              1、十處鄉風九不同。 (西安)

              2、入國問禁,入鄉問俗。 (咸陽)

              3、出門問路,入鄉問俗。

              4、蕎麥三棱麥顆尖,千里鄉俗不一般。

              5、娶媳婦穿孝衫,十里鄉情不一般。 (漢中)

              6、三里不同鄉,五里不同俗。(渭南)

              7、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 (安康)

              8、一彎一曲,一鄉一俗。 (渭南)

              9、上地肩搭一根繩,出門爬坡靠步行。

              [注] 這里說的是神木、府谷等丘陵溝豁地區農村生活習慣。

              10、山高石頭多,出門上下坡,路無五里平,擔背累死人。

              [注] 指吳堡縣鄉情。

              11、風沙滾滾漫無邊,白天還要把燈點;十年九旱秋不收,討飯要往老山走。 (榆林)

              [注] 指榆林北部地區昔日鄉情。老山:泛指延安一帶。

              12、家有三聲,日月興隆。 (咸陽)

              [注] 三聲:指讀書聲、小兒哭聲、織布機聲。

              13、莊稼戶三件寶雞飛豬咬娃娃吵。 (渭南)

              14、人有三個不如意;蠢妻劣子走扇子門。 (西安.回族)

              15、關中婦女有三愛;棉花攪團苜蓿菜。 (咸陽)

              16、長安女人有三愛;酸杏攪團漿水萊。家家院有葡萄架,吃果歇涼又哄娃。 (西安)

              17、高家的好棗刺,余寨的好小于。

              [注] 高家、余寨:地名,在淳化縣。

              18、徐長村的好葦子,南北居寨的好女子。 (咸陽)

              [注] 徐長村、南北居寨:地名,在淳化縣。

              19、灃河兩岸好葦子,牛東第五橋好女子。 (西安)

              [注] 牛東、第五橋:地名在戶縣。

              20、岐山鍋盔岐山面,岐山姑娘真好看。

              21、諸村楊村堰河村,馬王沙莊草場村,好貨出在楊柳村。 (寶雞)

              [注] 好貨:土語,這里指漂亮姑娘。楊柳村,蚊山縣地名。

              22、山青水秀賽江南,漢中姑娘桃花面。 (漢中)

              23、丹鳳眼,山陽臉,洛南尻子賽笸籃。 (商洛)

              [注] 尻子:土語,即臀部。

              24、關中婦女多勤儉,上炕剪子下炕鐮。 (渭南)

              25、三原顙,涇陽腳,高陵婆娘賽駱駝。 (西安)

              [注] 顙(音sia)、腳;指當地婦女重視頭和腳部妝飾。賽駱駱:喻吃苦耐勞。

              26、米脂婆姨綏德漢,榆林女子賽貂蟬。 (榆林)

              [注] 漢:俗稱丈夫。

              27、耀州瓷,出陳爐,如今落個大瓷壺。

              [注] 大瓷壺:又稱癡胡。土語,指特別老實的人,

              28、關中人,生性犟,不置鋪蓋光燒炕,一面熱,三面涼,燙的'急了轉個向。 (銅川)

              29、紫陽一大怪,石頭當瓦蓋。 (安康)

              [注] 紫陽縣廣產瓦石,人們用以蓋房,故云。

              30、東山石頭西山蒜,黑山女人不用看。

              [注] 東山、西山、黑山:村名,均在府谷縣高石崖鄉。不用看:指女子貌美,用不著挑選。

              31、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 (榆林)

              [注] 舊社會,陜北遇春荒時,男人去寧夏、內蒙古一帶攬工,女人在家挖野萊度日。

              32、東原好吹,南原好堆,西原好推,北原好背。 (咸陽)

              [注] 東原、南原、酉原、北原:地名,屑彬縣。好吹:指嗩吶;好堆:指堆土攢肥;好推:推車子;好背:身披羊皮衣。

              33、騎驢婆姨趕驢漢,懷里抱個肉圪蛋。 (榆林)

              [注] 肉圪蛋:土語,幼兒。

              34、養兒防老,養女解愁。

              35、有兒不在夸,哭到墳里送到家。

              36、男不叫花,女不叫發。

              [注] 花、發:指人名。

              37、外甥再好隔姓著,侄兒再好心另著。

              38、三秋不頂一夏,好侄不頂瞎娃。

              39、干大是個鱉,一年三料節。 (咸陽)

              [注] 干大:土語,干爸。三料節:有了干兒要按正月“追年”、五月“追端午”、九月“追九九”的風俗去干兒家走親,并送上長輩的禮物。

              40、老回回兩把刀,一把賣羊肉,一把賣切糕。 (西安.回族)

              41、臨潼人,吃稀飯,稀飯上邊蓋炒面,不用小碗用老碗,端上老碗到處竄。 (西安)

              [注] 老碗:土語,粗瓷大碗。竄:串門子。此風習在冬季盛行。

              42、進了落星灣,先吃柿子后吃煙。

              [注] 落星灣盛產柿子和煙葉,當地人多用來招待客人。

              43、親戚來了做啥飯,荷包雞蛋臊子面。 (寶雞)

              44、進門當做親戚看,鼎罐給你唱亂彈。 (漢中)

              [注] 唱亂彈:指用鼎罐在火塘上燉肉,罐中發出的響聲。

              45、洋芋糊湯疙瘩火,除過神仙就數我, (商洛)

              [注] 昔日商洛大山中窮人生活情景。

              46、穿得新,走得快,肚里裝的酸白菜;穿得爛,走得慢,扁食疙瘩家常飯。

              [注] 以往,榆林城東人省吃儉用,講究穿戴;城西人則講究吃喝,不太顧穿著。

              47、早飯窩窩熬萊豇豆湯,中午燴萊撈飯喝拌湯,晚上和菜炒面是家常。

              [注] 過去神木農家一日的飯食。

              48、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

              [注] 三邊高原風情。

              49、女十歲,鞋十對。 (榆林)

              [注] 榆林民風,女子長到10歲時,就要學會做鞋,襪。

              50、五脊六獸,簡瓦包溝。

              [注] 韓城民居的裝飾。

              51、芝川無太歲,建房不擇日。 (渭南)

            【關于陜西省方言諺語及注釋】相關文章:

            《赤壁》古詩及注釋08-27

            關于春天的諺語及解釋12-10

            關于語言的歇后語及注釋03-25

            《離騷》原文及注釋賞析08-29

            《梁甫吟》原文及注釋08-16

            陋室銘原文及注釋08-14

            方言調研報告范文07-27

            貴州方言笑話09-13

            朔州方言笑話09-13

            爆笑方言笑話09-13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