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于十五歇后語

            時間:2020-12-10 12:22:14 歇后語 我要投稿

            有關于十五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于十五歇后語,歡迎閱讀。

            有關于十五歇后語

              八月十五辦年貨——趕早不趕晚

              八月十五吃月餅——正是時候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時候

              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圓

              八月十五過年——差遠了

              八月十五看龍燈——遲了大半年(比喻太晚來不及了。)

              八月十五團圓節——一年一回

              八月十五種花生——瞎指揮

              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過節,無你也過節(比喻有沒有無關大局。)

              初一吃十五的飯——前吃后空

              肚里鉆進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撓心

              二十五斤四百兩(舊制一斤十六兩)——沒錯;錯不了

              二十五只老鼠咬死人——百爪撓心

              懷里揣著十五只兔子——七上八下

              癩蛤蟆躲端午——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婁阿鼠(昆劇《十五貫》中人物)測字——做賊心虛

              你給我個初一,我給你個十五——互不相讓;誰也不讓誰

              窮人逃債——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十五把鍘刀鍘草——七上八下

              十五的月亮——完美無缺;圓圓滿滿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五個婦女拉家常——七嘴八舌

              十五個聾子問路——七喊八叫

              十五個瘸子拜年——七高八低

              十五個人當家——七嘴八舌

              十五個人睡兩頭——七顛八倒

              十五個人抬木頭——七手八腳

              十五個駝子睡一炕——七拱八翹

              十五個瓦盆摔山下——七零八落

              十五個小孩打鬧——七哭八笑

              十五個小孩睡當院——橫七豎八

              十五根秫秸(shu jie)當標桿——七長八短

              十五塊板子做桌面——七拼八湊

              十五面鑼鼓一齊敲——七想(響)八想(響)

              十五盤菜放兩處——七葷八素

              十五只老鼠打架——七抓八扯

              十五只小船出海——七顛八倒

              十五只蜘蛛結網——七勾八扯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

              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打燈籠——年年都一樣

              正月十五打牙祭(偶爾吃頓豐盛的飯)——一年一回

              正月十五的龍燈——任人耍;由人玩耍

              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正月十五的走馬燈——反復無常

              正月十五放煙火——好景不長

              正月十五趕廟會——隨大流

              正月十五看花燈——走著瞧

              正月十五賣元宵——抱成團

              正月十五貼春聯——晚了半月了

              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月

              正月十五云遮月——不露臉

              八月十五的月餅——人人歡喜;個個喜愛;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樣;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年飯——還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與眾不同

              八月十五過端陽——晚了;遲了

              八月十五生孩子——趕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餅——趕在節上

              八月十五云遮月——掃興

              【相關閱讀:歇后語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后”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后體”(一種“歇后”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與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語。

              《辭海》: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里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后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

              1.原始意義的歇后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里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里代替“丈”。

              2.擴大意義的歇后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后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與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后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語源起于"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與相異之點。

              藏尾格

              主條目:成語與熟語

              以通用的成語、或熟語的省略,就是藏尾(字或詞)格。

              禮義廉:無恥

              忠孝信:無義

              對比式/對聯格

              主條目:對聯

              明刀易擋:暗箭難防

            【有關于十五歇后語】相關文章:

            有關十五的歇后語01-26

            十五吊桶打水歇后語09-22

            關于學習歇后語有哪些12-11

            正月十五月亮圓歇后語01-18

            關于冬天的歇后語有哪些08-09

            關于讀書的歇后語有哪些10-13

            關于朋友的歇后語有哪些12-13

            關于閻王的歇后語有哪些12-13

            關于人的歇后語有哪些12-13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