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幼兒園大班社會《看不見的世界》說課稿

            時間:2023-04-20 08:08:36 幼兒園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看不見的世界》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看不見的世界》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社會《看不見的世界》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

              在一次春游的路上,孩子們看到一個正在過馬路的盲人,有的孩子便好奇地叫了起來:“你們看,那邊有個瞎子!”全班幼兒的注意力便集中過來,有的嘻嘻笑;有的無所謂;有的則表現出同情。通過這件事,我不斷地思考:現代孩子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能得到家庭、社會給予的關愛和照顧,而關心、照顧他人的意識卻略顯不足。

              二、說教材

              幼兒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有助于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發展作了描述性的規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幫助、分享、合作和社會公德行為等與學前兒童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行為。上述的情節中正說明了孩子缺乏同情、助人等親社會行為,為了讓幼兒能夠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的人和適應社會,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看不見的世界》,從多方面、多層次地促進幼兒社會情感的發展,滿足他們親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說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了解盲人生活的困難和不易。

              2.技能目標:能主動去幫助盲人或身邊有需要的人。

              3.情感目標:激發尊重、愛護殘疾人的社會情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四、說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殘疾人頑強拼搏、不怕困難的意識品質。

              2.難點: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并能主動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五、說教法

              1.語言傳遞法。利用談話法與幼兒進行交流,激發其發散性思維,引發思考盲人的生活有哪些不便;并將幼兒討論的要點進行小結,了解幫助殘疾人的各種方法。

              2.直觀教學法。播放多媒體資源,用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去了解殘疾人的生活。

              3.陶冶熏染法。通過觀看視頻、創建情景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熏陶;活動結束后,通過榜樣行為及環境創設等方式進行環境熏陶,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習得助人、謙讓等親社會行為。

              六、說學法

              1.多通道參與法。從不同角度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盲人的生活。

              2.移情體驗法。采用模擬盲人的游戲,幼兒能更加深切地體會盲人生活的不易,知道盲人與正常人在生活上的差別并產生同情之心。達到活動重點的需求。

              3.合作游戲法。通過“我來幫助你”的合作游戲,讓幼兒體驗在合作過程中,從中感受幫助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體會到被別人幫助的好處,由此攻破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

              七、說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黑暗時刻”(8min)

              (一)談話討論,引發共情。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世界真是美麗而多彩,能看到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紅紅的花兒……。可是,有一群人,他們的世界卻永遠是黑暗的,你們知道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嗎?(盲人)但有的人叫他們瞎子,他們聽了心里該有多難受,這是不禮貌的。

              師:你們知道盲人是怎樣生活的嗎?現在我們也來體驗一下盲人的生活。

              (二)游戲體驗,在黑暗中初步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

              1.教師準備三個沒有五官的臉蛋圖片,請幼兒帶上眼罩將五官貼在相應的位置。

              2.游戲結束后,請幼兒談一談蒙著眼睛走路和做事情的感受。

              3.小結:盲人什么也看不見,只能通過聲音來辨別方向、用手指觸摸來做事情,所以他們的生活會遇到很多困難。

              二、觀看視頻《盲人的生活世界》,了解盲人的日常生活。(10min)

              (一)播放視頻,師生交流討論。

              師:1.盲人是怎樣生活的?

              2.在盲人的生活中需要誰的幫助?

              3.盲人上街走哪里?盲道起到什么作用?

              4.盲人是怎樣工作和學習的?

              (二)小結:盲人的生活很不容易,但他們并沒有因此放棄。他們通過學習盲文,借助盲人用具(盲道、拐杖、導盲犬等)來生活和外出。

              三、情景游戲——“我來幫助你”(15min)

              (一)游戲玩法:

              A組幼兒帶上眼罩當“盲人”;B組幼兒協助“盲人”回家,通過走、鉆、跨等方式,穿越倒斜的桌子、椅子,把“盲人”送回家;兩組幼兒互換角色體驗。

              (二)游戲結束后,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情感遷移,建立親社會行為意識。

              1.小組討論:

              (1)遇到盲人時,我們能做些什么?

              (2)除了盲人還有哪些人生活也很不方便?

              2.小結:生活中還有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社會關愛群體,這些人統稱為殘疾人。人們都在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設計了很多方便他們的生活用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出示圖片。師:生活中,人們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馬路上有為盲人設置的盲道,公共汽車上的愛心座位、奧運會場上有無障礙通道和設施,廁所里有扶手……)

              4.小結:殘疾人在生活中要克服很多困難,所以我們可以帶他們過馬路、提醒他們小心危險等等。

              八、說活動總結

              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根據《指南》,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多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和反映,因此,既要在課堂內營造社會生活的場景,又要善于把課堂搬到社會生活之中,就要注意課內外知識經驗的結合。幼兒憑借對盲人的情感和理解,設想生活中各種可以幫助殘疾人的方法,從而達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九、說活動延伸

              在社會活動教育中,親社會行為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設計了“愛的延續”這一延伸活動。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與幼兒一同制作愛心標語或提示,向更多的人們宣傳全國助殘日,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觀看殘運會向幼兒講述殘疾人的堅強不息、勇于拼搏的事例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看不見的世界》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說課稿11-14

            幼兒園大班社會說課稿06-28

            幼兒園大班社會《小熊的尾巴》說課稿03-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說課稿06-26

            大班社會說課稿11-13

            幼兒園大班社會說課稿15篇12-05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說課稿5篇12-13

            《樹》幼兒園大班社會說課稿范文03-04

            幼兒園大班社會說課稿(精選17篇)04-29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