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火焰高,公益事業靠大家,做好事,人人都是活雷鋒!今天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同學們分享關于雷鋒手抄報圖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雷鋒手抄報圖片
關于雷鋒手抄報圖片
關于雷鋒手抄報圖片
雷鋒日記的發現
雷鋒是在縣委機關當公務員時,即1957年的秋天開始學著寫日記的。當時雷鋒在組織部的同事彭正元還記得雷鋒特地向自己請教怎么樣才能寫好日記。1958年4月,原團山湖農場辦公室干部方湘林應該是最早看過雷鋒寫日記的人。那次,是雷鋒主動遞給他看,據方湘林回憶,“(我)希望真有愛情日記,可仔細一看,寫的全是政治與技術方面的內容,如下放干部總結評比大會記錄,自己在大會上的發言提綱,拖拉機性能、拖拉機駕駛規則等等”。
《雷鋒日記》被發現并得到宣傳,也有一段機緣巧合。1960年10月底,沈陽軍區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鋒暫時借調到沈陽,到軍區工程兵所屬各單位做“憶苦”報告。在雷鋒出發前,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語為了能進一步了解雷鋒的成長過程,就打電話給工程兵10團政委韓萬金,讓他轉告雷鋒把自己的日記帶上。雷鋒就帶了四五本日記來到軍區第一招待所。王寄語被日記的內容所打動,安排摘抄分發給黨委常委們閱讀。不久,《前進報》總嵇炳前協同新華社軍事記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軍區機關了解雷鋒的事跡,他們在雷鋒作報告臨時住的辦公室里,偶然從雷鋒的床上發現了雷鋒寫的日記,看了幾段覺得很好,就請示王寄語能否借去看看,王寄語當即表示贊成。
難忘的雷鋒日
五月五日這天,我們學校的環保小衛士和紅領巾小導游在少先隊輔導員張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張家界森林公園,在景區開展了“學雷鋒”的環保活動。
我們穿著整齊的校服,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了景區大門。一進門,大家就開始邊走邊拾垃圾,唉!人們的環保意識太差了,在如此風景如畫的地方,游客們居然也舍得隨手亂扔礦泉水瓶、塑料袋?肆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大家仔細地草叢里、路旁的樹枝上搜索著,不肯放過任何角落,一個個干得十分認真,十分帶勁兒,誰也不嫌臟、不嫌累。
看見我們這樣,許多來往的游客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一個勁兒地點頭稱好,還有的游客以我們為榜樣,也學著我們的樣子拾起路邊的垃圾。
一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睜亮著自己的“火眼金睛”,把隱藏在各個角落的垃圾一一擒拿,決不讓任何垃圾漏網。到了猴山,一群野猴對我們齜牙裂齒,搶奪我們手中的食物,大家嚇得哇哇亂叫,膽小的女生都要嚇哭了,但同學們依然冒著被野猴襲擊的危險拾起周圍的垃圾。走著走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呈現眼前,我們已經來到了美麗的金鞭溪,但是大家都顧不上欣賞兩岸美麗的風景,還是努力地尋找著各種垃圾。有的同學走上青苔去撿礦泉水瓶,被滑倒了;有的同學為了撿到扔在草叢里的塑料袋,被刺著了;有的同學為了撿到溪邊的易拉罐,被打濕了,但是沒有一個人放棄,一如既往地行使著我們綠色的使命。突然,我發現小溪對面有一個八寶粥瓶,因為位置不好,好多同學都不敢過去,我一心想著要消滅垃圾,一個箭步就沖了過去,哪知石帆、李睿也同時沖上來了,他們攔住我說:“石臨風,你個子小,那兒不是很安全,讓我去吧!”我只覺得一股暖流流進了心底。
在我們的努力下,美麗的金鞭溪沒有了與之不和諧的垃圾,只剩下迷人的山水,又恢復了沒有污染的良好環境,為游客創造了一個舒適的旅游環境。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通過這個環保活動,我體會到“為人民服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我以后一定把每一天都當成三月五日,認認真真地對待學習、生活,熱心地幫助他人,讓雷鋒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