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淺談養老保險改革的癥結

            時間:2020-10-20 09:00:56 養老保險 我要投稿

            淺談養老保險改革的癥結

              公眾疏離感是養老保險改革的癥結

              “調查稱八成受訪者反對男女同齡退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或延長”,周末的熱門新聞里,養老保險改革話題依舊熱度不減。這邊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項網上調查發現,將近80%的受訪者反對實行男女相同年齡退休;那邊是,15年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太短已成業內共識,人社部曾研究過延長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的問題,但改革時間點尚未明確。

              相比反對延遲退休的公眾聲音,反對實行男女同齡退休,無非是“被改革者”的內部再“爭羹”;而延長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則是在延遲退休之后的再“割肉”。顯然,雙方的話語思維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被改革者”想的是如何減少自身所需承擔的改革代價,“改革者”想的卻是如何進一步將養老保險改革推向深水區。

              養老金去年收不抵支的省份多達22個,如何彌補養老金缺口,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改革難題。在要不要解決問題的層面,“改革者”與“被改革者”的利益其實是統一的;但是在如何解決問題的層面,意見不合導致的疏離感似乎越來越大。

              “被改革者”認為,無論是歷史的欠賬造就了很多需要用后人繳費來給他們發養老金的群體,還是寅吃卯糧挪新錢發舊錢的游戲規則制定,抑或養老金投資長期乏善可陳未能實現有效保值增值,都不是現在的繳費人的過錯,卻全部讓他們來承擔改革代價,顯然有失公允。

              對此,相關部門并沒有過多的.解釋,而只是一味強調當下的真實困境和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可以想見,倘若延遲退休進入實施階段,延長最低繳費年限勢必也會很快進入議程。所謂開源節流,在節流上固然要讓大家晚拿錢、少拿錢,在開源上自然也要讓大家長交錢、多交錢。

              若為解決問題,這樣的功利選擇不能說有錯;但所需付出的代價,絕不僅是參保者的個人利益,其中的道德風險同樣會很大,公眾對于養老保險的認同感會越來越低,疏離感會越來越大。而這,恐怕才是最大的潛在隱患所在。因為,當某個制度設計讓人產生強烈的不公平感時,參保人必然會千方百計減少繳費,甚至干脆不參保,從而背離彌補養老金缺口的改革初衷。

              養老保險改革如果除了延遲退休就是延長繳費,而不能形成公眾能夠感同身受的利益共同體,恐怕終將難言改革成功。 通過改革制度設計,增強制度本身的吸引力,讓繳費長短多寡更多與個人養老金所得正相關,這才是最重要的。延遲退休也好,延長繳費也好,當其與私利不悖,與理性契合,改革自然有如順水推舟。相反,如果僅有“割肉”痛感,即便推行的手段再強硬,人們也總能找到“對策”。

            【淺談養老保險改革的癥結】相關文章:

            德語課堂教學改革的癥結與策略09-04

            養老保險改革08-08

            淺談教育的改革12-02

            淺談公積金改革07-19

            青海養老保險改革08-02

            淺談會計課程改革11-06

            淺談淺談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10-03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09-01

            淺談小學數學新課的改革10-27

            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11-08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