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只懂招聘,讓你裁員怎么辦?

            發布時間:2017-11-29 編輯:曉玲

              引導語:企業HR的工作不僅僅是懂招聘人才,如果讓你裁員怎么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閱讀!

            只懂招聘,讓你裁員怎么辦?

              2015已經過去,這一年的經濟形勢,相信每一位在企業招聘一線的HR應該能夠明顯感受到“寒冬來襲”。從宏觀來看,我國GDP增速從2010年的10.7%,下降到2014年的7.3%,根據央行報告,2015年的GDP增速預期降為7%以下。

              從筆者自身的工作感受來看,今年從“汽車行業、資源加工行業、房地產行業、快消品行業”中離職的員工明顯增加,從沿海地區回到內陸省份的人員增加。在詢問離職原因時,紛紛提到收入下滑、加班減少,甚至中小企業欠薪、倒閉導致離職也不鮮見。

              這樣的經濟形勢,在從事HR工作的五年中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可以預期的是,在接下來幾年時間,我國將繼續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大部分行業都要做好度過寒冬的準備。我們這些已經習慣了在企業長期高速增長、擴張背景下,更多考慮著年終獎、招聘計劃的HR們,有必要未雨綢繆,思考在未來很有可能的裁員行動中,應做的準備。

              預算裁員成本

              企業裁員最主要的目的是減員增效,不過,裁員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主要由《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和四十七條所規定的經濟補償組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N+1”。“N+1”的定義大家已經很熟悉,在這里不再贅述。

              值得說明的是,“N和1”所指的“工資”是有區別的。在“N”部分中,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工資”指的是勞動者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平均工資需按照“應得”工資計算,包含每月社保個人部分,以及各種津貼、獎金、補貼等各種貨幣性收入。而在“1”部分中,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也就是說“N和1”分別所指的工資是不一樣的,特別是“1”,有變動的空間,特別是對于一些中高層崗位,不同月份的工資有一定的變動區間,因此,在選擇辭退的時間上需要注意。

              以上所說的“N+1”,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經濟補償最低標準,如果企業希望在裁員溝通中展現更多誠意、減少裁員過程中的矛盾沖突,HR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多做一部分預算,以達到目的。

              評估法律風險

              勞動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合同關系,勞資雙方并不處在平等的地位,HR需要厘清裁員在法律方面的風險。在程序方面。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如果裁員人數達到20人,或不滿20人但達到職工總數的百分之十,用人單位需提前三十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意見后,還需將裁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才可以裁減人員。

              因此,如無特別緊急的情況,最好不要成批的同時裁減員工。不過,即便未達到以上人數,在裁減人員時,也需要事先書面告知工會原因。在實操中,一般是將工會主席列為表格審批環節之一。在對象方面。有幾種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裁員的員工。可參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具體規定。這里也是一個HR在裁員是遇到的常見問題——是不是“四十二條”中規定的情況的人員,企業就不能解除合同?——關于這個問題,準確的表述應該是:不能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合同,但這并不是說企業無法裁減具有以上情況的人員。如需要,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或第四十四條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這里就不展開說明了,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研究法律條文。

              準備裁員溝通

              裁員溝通環節,是缺乏裁員經驗的HR最需要重視的部分。因為無論是法律還是程序方面,其實我們都可以提前去研究法條和學習別人的經驗,在后臺做好準備工作。但是,我們終歸要開口與員工面對面談這件事。在平時,HR與員工的溝通多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做例行信息的溝通,遇到棘手問題的機會不多。但裁員的溝通不同,它涉及到員工的勞動關系、重大利益。要溝通的又是“負面”的信息,因此的確需要更加周全的準備,并考慮到談判技巧:

              一、與他的直線上司協調溝通計劃

              確認時間表:告知此人的時間、HR介入的時間、此人離開的時間,以上三個事件最好在一周內完成。溝通形式可以是HR對員工、HR+上司對員工或HR+記錄員對員工,總之要避免HR同時對多個員工的情況出現。在時間的選擇上,盡量避開第一個和工作日的上午和最后一個工作日的下午。

              二、文案內容的準備

              包括熟悉相關的法律條文、列好溝通大綱、準備讓員工簽署的補償協議。有談判空間的話,可以另外準備一份關鍵信息留白的協議。如有必要,再做一個離職階段的指引,內容包括感謝員工貢獻和理解,需要交接的工作內容、交接人和交接時間等。

              三、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設

              HR也是員工,只是在代表公司執行這項工作,要做好準備遇到不理解、反應激烈的員工。HR在確保溝通準確、專業的同時,也需要更多體現出理解和傾聽,讓員工感受到人文關懷。并清楚知道溝通的底線,更多從發展的角度鼓勵員工接受現實。

              借用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中的對白,杜拉拉的上司讓她處理辭退員工時說:“做到不要傷害公司的利益,也不要傷害員工的利益”。道理雖簡單,卻是HR在裁員溝通中最需要慎重把握的原則。裁員同招聘一樣,都是人員決策的一部分,按照德魯克的觀點,“組織中沒有什么決策比人員決策更重要”。但在實務中,對招聘方面的研究比較豐富,對裁員方面的經驗較少,希望本文能為HR同行帶來一定啟發。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招聘選拔:如何做好背景調查

            2.HR招聘中最常遇到的10個問題

            3.HR如何“玩轉”校園招聘宣講會

            4.HR,別再問這些“愚蠢”的招聘面試問題了

            5.HR別再抱怨招人難,你招聘規劃做好了嗎

            6.在招聘過程中作為HR的你是如何判斷應聘者的穩定性

            7.2016年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招聘合同

            8.如何設定正確的面試招聘問題

            9.內部招聘公告范文

            10.企業招聘人才的七種途徑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