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人力資源 > 薪酬管理 > 簡單研究薪酬管理公式

            簡單研究薪酬管理公式

            發布時間:2017-12-18編輯:limin

              一、薪酬的概念

              薪酬的內涵可取廣義或狹義,有多種不同的界定。本文將薪酬作為經濟性報酬的同義語加以界定,包括一般意義上所言之工資(即以貨幣形式發放的勞動報酬)和以實物或貨幣形式發放的福利(可計入“其他工資”)。

              二、工資分類

              按工資的屬性和功能定位將工資的種類劃分為如下一級科目:

              1、基本工資。下設二級科目:固定性基本工資、適度浮動性基本工資。上述二級科目是否選用及具體用何名稱由企業自定。

              2、績效工資。下設二級科目: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單項獎。二級科目下再設置三級科目。上述二級科目是否選用、二三級科目具體用何名稱由企業自定。

              3、分享工資。下按適用對象設置二級科目,按分享項目的不同設置三級科目,名稱自定。

              4、其他工資。下設二級科目:工齡工資或工齡補貼、其他津貼、其他補貼、其他獎金、加班工資。上述二級科目是否選用、放何位置及具體用何名稱自定。

              三、薪酬管理公式

              (一)哈爾西(Frederick Arthur Halsey)50%分享比例法計效工資制(1891年)

              1.當工期提前時:計效工資=實際計時工資+(額定計時工資-實際計時工資)×50%。

              2.當工期延誤時:計效工資=額定計時工資+(額定計時工資-實際計時工資)×50%。計效工資的保底值=額定計時工資×保底系數a。一般可設置成0≤a≤1,特殊也可小于0。

              筆者研究該法時,綜合參考了劉洪等主編的《薪酬管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和陳維政等主編的《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等資料。本文在引用、論及該法時增設了工期提前與延誤兩種情況,對工期延誤的公式相比原公式把工資基數由“實際計時工資”修改為“額定計時工資”并增加了保底值。

              (二)羅恩節約系數法計效工資制

              1.當工期提前時:計效工資=實際計時工資+實際計時工資×節約系數=實際計時工資+實際計時工資×(額定工時-實際工時)/額定工時。

              2.當工期延誤時:公式同(1),但需要設置保底值。計效工資的保底值=額定計時工資×保底系數a。一般可設置成0≤a≤1,特殊情況下也可設置使其小于0。

              筆者研究該法時,綜合參考了劉洪等主編的《薪酬管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和陳維政等主編的《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等資料。本文在引用、論及該法時增設了工期提前與延誤兩種情況。羅恩法的工期延誤公式與工期提前公式完全一樣,這點與哈爾西法不同;相同的是,兩法的工期延誤計算公式相比工期提前的計算公式,員工所獲計效工資總額均增加了保底值,且保底值均用同一算法。

              (三)泰勒差別計件(或提成)制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hr頻道©YJBYS.com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