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人力資源 > 薪酬管理 > 企業容易走入六大薪資誤區

            企業容易走入六大薪資誤區

            發布時間:2017-03-01編輯:

                在企業里,有一些頭痛的問題讓老總們不安:到底該支付員工多少薪水?金錢獎勵在獎勵制度中,該占多少比例?是否該降低薪水以降低成本?是否要根據個人業績來發放獎金?許多企業總管花了很多時間建立薪資制度,但是不論是資深員工還是新進員工,都抱怨連天,甚至引起嚴重的管理問題。到底是因為什么?美國斯坦福大學菲佛近期發表文章認為:這是因為許多人不了解薪資,落入了陷阱。他進一步指出企業常犯的六大薪資錯誤。

                1.勞動成本占相當大的比重

                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如此,但是勞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會因為產業與企業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可是許多經理卻認為勞工成本是最大的支出。其實勞工成本只是眾多成本項目中,最能立即調整的項目而已。

                2.勞動成本不等于員工工資

                勞工工資是勞工薪資總數除以工作時間。勞工成本則要考慮生產力,也就是企業付給員工的薪資,換得多少產出。如果將勞工工資與勞工成本看成同一件事,將會導致許多管理上的錯誤。

                3.削減勞動成本只需要降低員工每小時的工資即可

                其實,勞工成本是包含薪資與生產力兩項因素的函數關系,如果要降低成本,就要同時考慮這兩個因素。不過,通常降低勞工工資,反而會導致勞工成本上升。

                4.針對個人表現給予適當金錢獎勵

                許多研究顯示,用給予個人金錢獎勵這樣的方式,提高員工業績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針對個人表現給予適當金錢獎勵這樣的獎勵方式反而會傷害表現、鼓勵短期目標,甚至導致大家覺得薪資與表現無關,而是跟個人關系與逢迎拍馬有關。

                5.最有效最持久的利器是降低勞動成本

                其實降低勞工成本是最不可靠、最不能持久的方式。相較之下,提升品質、加強服務、改進產品與流程,創新、科技領先,都是競爭對手更難模仿、更難超越的競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