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人力資源 > 人才戰略 > 員工與企業的關系

            員工與企業的關系

            發布時間:2017-07-15編輯:湘榮

            在員工行為方面

            企業在贏得員工忠誠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員工的“立場”,使員工與企業之間不再是“我們”和“他們”的關系,而是“咱們”。前者在本質上是一種對立關系,后者則是建設性關系。

             

            眾所周知,在美國歷史上曾經爆發了一場長達5年之久(自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在這場大危機中,美國的GNP(國民生產總值)按當時價格計算從1929年的1031億美元下滑到1933年的556億美元;這5年間有49%的銀行(10500多家)倒閉破產;全美失業人口達到1700萬,饑餓和貧困成為普通現象,美國民眾處于生存的邊緣。

            就在這個時候,哈理遜紡織公司偏偏遭遇了一場大火將公司的一切化為灰燼。3000名員工悲觀地回到家,等待著在董事長亞倫·付斯先生宣布公司破產后自己加入失業大軍,等待著饑餓的厄運降臨到自己身上。可不久他們接到了董事會的一封信:公司將向每位員工支付一個月的薪金。員工們萬分驚喜,紛紛打電話或寫信向董事長表示感謝,因為他們深知,公司在陷入絕境的情況下為了幫助員工應付一個月的恐慌,需要拿出對公司來說彌足珍貴的數十萬美元。一個月后,當員工們又在為下個月憂慮時又接到了公司的第二封來信:董事長再次宣布,向每位員工再支付一個月的薪金。這封信給員工們的不再是意外驚喜而是熱淚盈眶。

            于是,這份感激之情立即化作大規模的行動。不到一周,數千名員工紛紛擁進公司。大家自發地找到各種工具,清理廢墟,擦洗修理機器,安裝電線和電話線;還有一些人主動去南方的一些州聯絡被中斷的貨源;另外一些人則奔走于染布公司和制衣公司之間,不辭辛苦地一遍又一遍地與下游廠商洽談新的訂單。當時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曾經深情地報道說,哈理遜的全部員工日夜不停地拼命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時。三個月后,哈理遜紡織公司重新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產效率也比火災前大幅度提高。

            這場大火非但沒有為哈理遜帶來滅頂之災,而且使它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上,借助“羅斯福新政”的東風,迅速崛起為一顆耀眼的明星。它的產品也從此走向國際紡織品市場。如今,哈理遜公司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紡織品公司,其分公司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hr頻道©YJBYS.com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