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兒童安全事故的高發期。而悲劇大多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那么,怎樣才能保證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呢?以下是yjbys整理的暑假安全黑板報,歡迎參考借鑒!
留守與流動,監護真空下的“高危”群體
在農村,父母外出務工,爺爺奶奶大多年老體弱無力看管,留守兒童基本處于安全真空地帶。而在城市,父母工作無力時刻將孩子帶在身邊,稍有不慎,交通事故、拐賣等意外傷害就會發生。
2013年,在調查的幾起意外事故中,受害人多為留守兒童。江西省的3個溺水孩子全部是留守兒童;而湖北溺水事件中的7個死亡孩子也全部在農村生活,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平時跟著老人生活。
與此類似,流動兒童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廣東兩歲小女孩珍珍隨父母生活,跌入水缸淹死;而黑龍江某地警方處理的一起13名兒童溺亡事件中,10名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兒童安全事件并不局限于溺水,類似性侵、燒傷、拐賣、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事件中,留守流動兒童也占了相當高的比例。記者統計后發現,今年5月以來,經媒體披露的兒童意外事件至少有25起,其中17起的受害人為留守兒童,或者事故發生在農村和城鎮郊區。
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每年近2萬名兒童非正常死亡,四五十萬名青少年受到各種意外事件的傷害,受害人中以留守流動兒童居多。
在農村,父母外出務工,爺爺奶奶大多年老體弱無力看管,留守兒童基本處于安全真空地帶。而在城市,父母工作無力時刻將孩子帶在身邊,稍有不慎,交通事故、拐賣等意外傷害就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