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世界糧食日廣播稿(精選15篇)
在廣播站鍛煉的同學們,我們廣播前一般都會提前做好廣播稿,漂亮的廣播稿會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那么什么樣的廣播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世界糧食日廣播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
合: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A:南通中心小學紅領巾廣播又和你見面了!
B:本期的節目由我們為大家主持,我是主持人xxx。
A:我是主持人xxx。
B:我們這期紅領巾廣播為大家準備的欄目有《世界糧食日》、小故事——《國王與三個兒子》和《你點我播》。
A:今天是世界糧食日嗎?它有什么由來呢?
B:是呀!“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A:原來如此呀!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04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公民都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2
一、校內新聞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我是五(4)班 。
乙:我是五(4)班 。
合:大家下午好!伴隨著這歡快熟悉的旋律,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今天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珍愛糧食》
乙:首先請聽校內新聞,上周星期四下午,我們五年級各班帶著準備好的精彩節目,慰問了敬老院的老人們。看著老人們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們感到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愿我們學雷鋒活動的.這股春風刮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甲:上周星期五下午,我們學校每個班都圍繞雛鷹爭章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我們班付宏宇、宋雄偉表演的相聲讓我們班全體同學都笑破了肚皮,李幸君與張思源合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則把班會活動推到了高潮。
乙:總之,這次班會活動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也使我們對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接下來要講的話題是勤儉節約,珍愛糧食。
二、勤儉節約、珍愛糧食
甲:謝典,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
乙:我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
甲:你能說說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呢
乙: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世界性糧食減產,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相繼召開了幾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出的。
甲:作為小學生,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乙: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在吃飯的時
候,丟飯菜玩!不挑食,無論爸爸媽媽給我們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都是有利于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
甲: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乙:接下來由五(4)班羅丹給大家講一個有關節約糧食真實故事——
三、有關節約糧食的故事
作為世界頭號富翁,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為了表示對主席的盛情,為了感謝中國對他的支持,蓋茨完全可以以最豐盛的夜宴來為主席接風洗塵,但是,蓋茨卻僅僅給主席上了三道再普通不過的飯菜,但是就是這三道菜,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蓋茨的吃喝哲學和人格魅力,給中國富豪上了一堂生動的榮辱教育課。
四、結束語
甲: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乙: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3
男:給你的天空劃一道絢麗的亮色。
女:給你的世界奏一曲動聽的歡歌。
男: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男:伴隨著這熟悉的樂曲
女:聆聽著這動人的旋律
男:紅領巾廣播站又如期和你見面了
男: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音樂漸收)
男:這期的校園廣播主題是:《珍惜糧食,遠離浪費》(音樂1 00:10秒接入人聲)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但生活好轉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隨便浪費糧食的現象,比如說許多沒有動過的飯菜被無情的倒進下水道,在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包的面包、餅干等等,看了真叫人心疼。
女: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費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男:糧食這么來之不易,我覺得如果隨便浪費了,實在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瑜涵你覺得呢?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
男: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充足嗎?不是的。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女:聽了你的介紹還真的嚇一跳呢!對啊,起初我看了這組數據也非常震驚。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浪費,甚至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還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用不完的糧食呢。然而事實卻很令人擔憂啊!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5億,每年的凈增長的人數是1200萬人,可我們耕地面積卻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耕地不夠,糧食就少了,所以全國40%的'城市人口所吃的糧食都需要從外國進口。
女:真是觸目驚心啊!我們國家糧食這么少,隨便浪費就太對不起祖國了!農民伯伯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沒有他們辛勤地勞動,我們也不會吃得個個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珍惜糧食,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不浪費地吃完。
男:是啊!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借著今天廣播的時間,我倆想對同學們發出幾點倡議:1、珍惜糧食,減少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女: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男:3、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有剩余的要帶回家。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校園動態!插入音樂2
女:上周星期五我們河西區所屬的5所學校舉行了拔河比賽,全區的教師們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宗旨,個個玩得很開心。我校經過全體教師運動員和教師拉拉隊員的默契配合,榮獲第二名。老師們在快樂的活動中接受鍛煉和考驗,增強了集體榮譽。
男:上周星期三,我校各班都進行了期中測試,大家一定要認真總結自己的不足。考得好的同學一定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再創佳績。考得不夠好的同學也不要灰心哦,本學期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女:是啊!努力學習才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老師們在我們身上不知付出多少辛勞和汗水呢。你看,很多老師們喉嚨啞了、扁桃體發炎了,還在堅持上課,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男:笑過之后,又該是我們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女: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短暫男:每一次懷想都是那么香甜女:老師,同學們!
男:感謝大家的收聽,下周同一時間我們再見!
女: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4
男:敬愛的老師們
女:親愛的同學們
男:我是李君浩。
女:我是賀雨楠。
男:大家好!本周的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女:今天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勤儉節約,珍愛糧食》。
男: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三大糧食作物是什么嗎?它們就是小麥、水稻和玉米。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周是我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周。“民以食為天”,今天,就讓我們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談談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問題。
女: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早已遠離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飽飯、吃好飯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還有誰會在意糧食的由來,還有誰會在意隨手丟棄的糧食?然而,現實情況令人堪憂:一方面,全世界人口與日俱增,糧食供應日益緊張。更何況,全世界還有許多地方和我國的一些偏遠貧困地區一樣,人民生活水平極其低下,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那兒的孩子們連米飯都吃不上啊,更不用說吃肉了!
男:另一方面,浪費糧食的行為屢見不鮮。就以我們學校為例,食堂的餐桌上,米飯、菜肴隨處可見,有時,甚至在食堂地面上,都能見到同學們灑落的米粒;在生活中,不少同學也不懂得愛惜糧食,他們把餅干、面包隨便亂扔,在家里挑吃撿穿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多么驚人的數據啊!
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既贊美了勞動人民的偉大,也表達了勞動人民的辛勞。如今人們的生活好了,卻不能丟棄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男: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農作物的品種正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現在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占60%,而大多數的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于滅絕的邊緣。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有許許多多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一樣的科研人員,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量,為全球的糧食問題出謀劃策,而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新生一代,除了向袁隆平爺爺他們學習之外,更主要的是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愛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女: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男: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5
甲:當第一聲蟬叫響起,便帶來了夏的氣息。
乙:它展開笑容,輕輕地抹去了春日的色彩。
甲:它趕著匆匆的腳步,帶著驕陽奔向大地?
乙:夏天,創造了無數神奇的禮物。
同:它給予我們深厚的愛意。漸漸的,春天離我們遠去了。歡迎收聽紅領巾廣播。
甲:我是xxx班的(xxx)
乙:我是xxx班的(xxx)
甲:吃著可口的飯菜,我不知不覺想起《憫農》這首古詩。
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飯都吃光。
甲: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著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
乙:我以前沒有認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后來偶然看到了一個電視節目,說的是一個小孩,他無親無故,來到烤鴨店門口,看見烤鴨,他直流口水,可那老板連聞都不給他聞,就把他轟了出去,路上,他看見地上有包子,正要去撿時,一只流浪狗把包子搶走了,最后,這個孩子餓死了。看了這個節目,我的心里酸酸的,從此,我便知道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甲:所以,當我們吃著香香的米飯時,就要想起《憫農》這首詩,想起節約糧食
乙: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糧食短缺,糧價飛漲,許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饑挨餓地過著凄慘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甲: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愛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育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浪費;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愛惜糧食。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上:“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乙:但是,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學校里吃午餐時,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甲: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吃的干干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浪費,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開玩笑地說:“今天宋夢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乙: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甲: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
乙: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充足嗎?不是的。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就約有1人死亡!
甲:聽了你的介紹,我還真的嚇一跳呢!但是,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地球資源,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乙:對,節約無小事,卻從小事做起。
同: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節約糧食吧!
同:短短的十分鐘轉眼而過,期待我們下一次的見面,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6
(張):當絢麗的晨曦暖和著整個校內,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在老時間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四(1)班的xxx。
(詹):我是xx,本期內容的主題是——疼惜糧食,節約糧食。
(張):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逼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宏大的成就。很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驕傲,為我們勤勞才智的人民感到無比傲慢!
(詹):誠然,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要醒悟地看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人民正處于饑餓之中,同樣也包括我們國家一些貧困落后地方的人們。實事上,我國的糧食生產與消耗始終處于驚慌的平衡狀態,糧食生產增速壓力特別大。許多人都沉醉在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之中,走出了以前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一種鋪張奢侈的風氣悄然升起。生活好轉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隨意奢侈糧食的現象,比如說很多沒有動過的飯菜被無情的倒進下水道,在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包的面包、餅干等等,看了真叫人心疼。
(張):食堂里,餐館里,廚房里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都順手扔掉的饅頭面包……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這不僅造成了極大的奢侈,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風,嚴峻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就養成了這種不節約糧食,奢侈糧食的壞習慣呢?我們應當深刻的反思自己。
(詹):還記得《憫農》那首古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而這種美德就在我們奢侈的一粒粒糧食中丟失了。許多人覺得自己奢侈的那點糧食不算什么,當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思想的時候,人人都奢侈一點點,這個奢侈的量是多么的巨大啊!假如我們人人都節約一點,節約每一粒糧食,這個量又是多么的巨大呢!當我們從電視里看到那一張張饑餓的面龐,一雙雙骨瘦如柴的雙手的時候,看著你奢侈的.那些糧食,莫非不會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嗎?
(張):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 這些糧食都是從農夫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許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奢侈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
(詹):糧食這么來之不易,我覺得假如隨意奢侈了,實在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你覺得呢?
(張):是的,奢侈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奢侈得起就可以奢侈。
(詹):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足夠嗎?不是的。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養分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干脆或間接的養分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張):聽了你的介紹,還真的嚇一跳呢!
(詹):對啊,起初我看了這組數據也特別震驚。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奢侈,甚至認為奢侈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還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用不完的糧食呢。然而事實卻很令人擔憂啊!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5億,每年的凈增長的人數是1200萬人,可我們耕地面積卻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在削減。耕地不夠,糧食就少了,所以全國40%的城市人口所吃的糧食都須要從外國進口。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7
甲: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乙: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甲:巴小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本次的廣播由我們五(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屠)
乙:我是主持人(李)。節目之前我來問你一個問題吧,你知道“光盤”行動嗎?
甲:嘿嘿!這個我在網上看見過,好像是一個網名叫徐霞客的人,他倡導人們不要浪費糧食,吃光盤子里的東西,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后來,他的行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乙:是的,他是(國土資源報副社長),他在微博中寫道:“‘天天光盤節’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里的東西!”之后網友們自發發起不剩飯菜、曬出吃光后餐具的“光盤行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引起眾多媒體和網友的熱烈反響。
甲:是啊!我們中華民族以“勤儉節約”為榮,以“揮霍浪費”為恥,那你記得我們中午進食堂喊的口號嗎?
乙:那當然啦!低年級的口號是:進食堂要做到“有秩序、不說話、講衛生、不挑食。”高年級的口號是“一粥一飯當之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甲: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吃飯時做到珍惜糧食、講究文明。食堂是我們就餐的主要場所,你有沒有注意到,本學期我們食堂門口多一樣什么東西?
乙:這我倒沒注意,多了什么?
甲:多了一塊由昆山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頒發的“文明食堂”銅牌,這是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你看上面還寫著“文明用餐,以儉養德”呢!每當我們走進食堂看著這塊銅牌,高聲喊著口號時,你還能浪費盤子中的糧食嗎?不僅在我們的食堂,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條件,大家都吃上了“營養午餐”,請大家更不要浪費我們這來之不易的的食品了,也不要忘了及時處理好包裝袋和果皮,保持班內的'整潔。我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日常小事做起,不要鋪張浪費。
乙: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也算不了什么。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多而耕地少。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減;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甲:據統計,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不斷加快,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乙:浪費是可恥的。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我們從小就明白,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里干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么辛苦,我們怎么能不珍惜糧食呢?
甲: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也許有人說:“不就是點糧食嗎,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你可知道,你的這種行為正在扔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
乙:我們需存有節約的意識,在校園內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安靜光榮,嘈雜可恥”的文明就餐好風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揮霍、不亂倒剩飯剩菜。一起參與“光盤行動”!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曬出自己吃光的盤子,一起向浪費說不,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再見!讓這一新時尚,成為我們新時代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高品質。同時將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中,帶動家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去。
甲: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向“光盤行動”致敬,共同創造“節約型學校”“節約型社會”。下面我來公布本周紅領巾信箱的投稿情況:一(3)班2篇,她們是薛曉冉和戴欣然小朋友,你們的春天寫得真美,以后還要繼續努力哦!其它的是三(2)班4篇;四(1)班3篇;四(2)班3篇;四(3)班3篇;四(4)班4篇;五(1)班3篇;五(3)班2篇;五(4)班2篇;六(1)班8篇;六(3)班6篇。有很多同學一直都堅持著給我們紅領巾信箱投稿,你們要繼續堅持,相信以后你的寫作水平會大大提高,還有本次四年級整個年級段都有稿件,你們真棒!并且這次我們還收到了六年級多篇稿件。下面我們先來聽聽六(3)中隊奚文心同學給我帶來的《春的到來》
乙:最后我來選讀一篇六(1)中隊田溱同學給我們帶來的小故事《海龜》。
甲:大家聽了這兩篇文章有什么感想嗎?文章中教了我們做人與做事的道理。世上有太多太多優秀的文章值得我們去慢慢品味,大家也在努力試著寫出更出色詞句,也許下一個“莫言”就在我們中間。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收聽。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我們下次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8
甲:敬愛的同學老師們大家中午好,歡迎收聽今日的心靈之聲。我是來自XXX班的XXX。
丙:找到了,找到了!答案就在我們身邊。城市亮起了七彩的霓虹,農村的新樓連成一片,學校上課用上了電腦,家庭的生活像密一樣甜。文明之風吹進千家萬戶,愛的陽光灑滿人們心田。
乙:您就像一位宏大的園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滿園桃李的芳香;您就像一支蠟燭,用一生的心血,啟迪多數蒙昧的心靈。
甲:上周五,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更俗劇院觀看電影,接著去了園博園。 踏入了鳥語花香的園博園,猶如進入世外桃源。“忠厚”的假山、“ 淘氣”的溪流,“笑意盈然”的鮮花在藍天白云的輝映下,呈現出朝氣蓬勃的身影。同學們在偌大的草地上奔跑著、跳動著,在與大自然的密切接觸中,同學們觸摸到了大自然光滑的肌膚,吮吸著大自然最深處的'氣息。
乙:我是來自XXX班的XXX。
甲:現在人的生活狀況提高,普遍都進入了小康家庭,于是高富帥,白富美,土豪等等稱號漸漸出現出來,各種炫富,奢侈的現在也在社會上出現。
丙:此外,咱們南京人還有“過端午、吃五紅”的習俗。所謂的“五紅菜”通常指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
在街邊到處可見奢侈現象,喝了一半的奶茶,吃了一半的食物到處亂扔,許多人常常會買一些不必要的,或者重復的東西,最終發覺沒什么用,擺在家里只能積灰。有生活的好的,自然也有生活的差的,在農村的孩子們連飯都吃不起,而城市的我們卻因為想和別人攀比和父母吵架,農村的孩子連個像樣玩具都沒有,而我們的沙發上卻擺著一排積灰的玩具。
乙:人們都只想著自己有錢的時候該如何揮霍,卻不想想在沒錢的時候該有多么的窘迫,月光族,當月的錢當月花,月頭揮霍,月尾窮的叮當響。雖說不能太節約,但是也要適當的節約一點,適當的理財存錢以備時常之需。今日我們就來說說各種奢侈現象吧。
甲:記者近期在多個城市了解到,餐飲業每天“剩宴”驚人。在一些高檔酒店的包間,不少菜基本是原樣未動。其實緣由很簡潔因為中國人要“面子”的思想始終未杜絕。據統計,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奢侈的糧食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甲:據餐廳的工作人員所說,來這里的老板一般都不會打包,第一是因為他是一名老板,假如他在飯桌上做出這種行為有些人就會瞧不起他,明明是個老板卻還這么節約,其實這種思想是不對的,老板雖說是老板,但他也是一個公民,他應當要做到節約糧食,能打包的盡量打包帶走。假如這種行為發生在國外,那么同餐的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自私,不懂得珍惜的人。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還有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資源短缺問題,依舊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認為語重心長的道德教化當然須要,但切實要削減公款制造的“中國式剩宴”,光說教沒用,要害是限制沖動、擴張的公權力。試想,就算每餐都吃得光光,成天到大酒店吃喝,“一頓吃掉一頭牛”就可以嗎?
赫胥黎曾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莎士比亞也曾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所以,就在今日,讓我們惜時如金、抓住光陰。讓我們用瑯瑯的書聲敲響幻想的音符,用奮筆疾書的身影寫意青春的畫面,用孜孜不倦的精神詮釋青春的內涵,用謙遜美麗的品德點亮青春的光彩!
乙:說了這么多,下面就來為大家支支招如何杜絕餐桌上的奢侈吧。第一:別一次性點太多菜,很多人認為點的多誠意也就越高,其實吃飽吃好吃飽才是最好的選擇。其次:幾個人吃點幾道熱菜 點熱菜的道數,最好依據就餐人數來確定。這樣既能吃飽,又不會奢侈。假如就餐的男士多,千萬別以為一群男士確定吃得多,其實男士往往專注在喝酒上,推杯換盞間就沒空吃菜。女士多一些就多點素菜。第三:主食盡量提前上桌 涼菜—熱菜—湯—主食,這樣上菜的依次好像成了固定模式。不少人直到酒足菜飽時才想起來點主食,這時主食就簡單奢侈。其實提前吃主食,在胃里墊墊,既能削減油膩食物的攝入量、減輕腸胃負擔,還能預防醉酒。 甲:希望大家以后盡量不要再奢侈食物了,盡量把自己點的菜全部吃完,假如覺得學校的飯菜不好吃也可以少點一些,帶一些自己愛吃的東西。感謝收聽新一期的校內廣播,我們下期再見。
煮粽子的鍋里肯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乙:我們每個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由父母的牽手過渡到老師的指引,一位又一位的老師,引導我們相識世界,相識人生。在其次十五個老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代表全體少先隊員向老師獻上節日的問候。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9
(女):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在老時間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四(1)班的xxx。
(男):我是小紅。這個問題的主題是珍惜和節約糧食。
(女):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男):的確,我們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正在挨餓,包括我國一些貧窮落后地區的人民。事實上,中國糧食生產和消費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糧食生產的增長壓力非常大。許多人沉浸在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中,走出了有前一餐、無后一餐的艱難日子。女性浪費的趨勢悄然上升。雖然生活越來越好,但也有許多隨意浪費食物的現象。例如,許多未經處理的食物被無情地倒入下水道。在垃圾桶和垃圾袋里,有整袋的面包和餅干。看到他們真的很難過。
(女):食堂里,餐館里,廚房里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都隨手扔掉的饅頭面包&&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這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就養成了這種不節約糧食,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呢?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
(男):你還記得古詩《同情農民》嗎?除草的一天中午,汗水滴在土壤下。誰知道呢,每一粒中國食物都是硬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我們浪費的每一粒糧食中都消失了。許多人認為他們浪費的食物一文不值。當每個人都有這個想法時,每個人都會浪費一點。多么巨大的浪費啊!如果我們都存一點錢,把每一粒糧食都存起來,那么這個數額是多么巨大啊!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那個女人饑餓的臉和瘦削的手,看著你浪費的食物,難道不是一種深深的愧疚感嗎?
(女):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費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
(男):食物來之不易,我認為隨意浪費是可恥的。你怎么看?
(女):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
(男):但是食物真的像看起來那么豐富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五分之一的人長期營養不良,發展中國家20%的人口沒有糧食安全。饑荒已成為地球上人口的頭號殺手,平均每年有1000萬人死于饑荒。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世界上大約每四秒鐘就有一人死亡!
在街邊到處可見浪費現象,喝了一半的奶茶,吃了一半的食物到處亂扔,很多人經常會買一些不必要的,或者重復的東西,最后發現沒什么用,擺在家里只能積灰。有生活的好的,自然也有生活的差的,在農村的孩子們連飯都吃不起,而城市的我們卻因為想和別人攀比和父母吵架,農村的孩子連個像樣玩具都沒有,而我們的沙發上卻擺著一排積灰的玩具。
B:人們只考慮有錢時如何揮霍,而不考慮沒錢時該有多尷尬。月光族,月的錢在月里花,月初揮霍,月底叮當作響。雖然我們不能存太多,但我們也應該適當地存一點,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今天,我們來談談各種各樣的浪費。
甲:記者近期在多個城市了解到,餐飲業每天剩宴驚人。在一些高檔酒店的包間,不少菜基本是原樣未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要面子的思想一直未杜絕。據統計,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答:據餐廳工作人員說,這里的老板通常不打包。第一個原因是他是老板。如果他在餐桌上做出這種行為,有些人會看不起他。雖然他是個老板,但他還是很節儉。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雖然老板是老板,但他也是公民。他應該保存食物,盡可能打包并帶走。如果這種行為發生在國外,和你一起吃飯的人會認為你是一個自私的人,不懂得珍惜。不要忘記,我們還有1億多農村扶貧目標,數千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資源短缺仍然是制約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認為刻苦的道德教育當然是必要的,但減少用公款辦的中式剩飯確實是必要的。單靠說教是沒有用的。關鍵是限制沖動,擴大女性的公共權力。想象一下,即使你吃了所有的食物,你也可以在一家大酒店里整天吃喝,一餐吃一頭牛?
乙:說了這么多,下面就來為大家支支招如何杜絕餐桌上的'浪費吧。第一:別一次性點太多菜,許多人認為點的多誠意也就越高,其實吃飽吃好吃飽才是最好的選擇。第二:幾個人吃點幾道熱菜點熱菜的道數,最好根據就餐人數來決定。這樣既能吃飽,又不會浪費。如果就餐的男士多,千萬別以為一群男士肯定吃得多,其實男士往往專注在喝酒上,推杯換盞間就沒空吃菜。女士多一些就多點素菜。第三:主食盡量提前上桌涼菜熱菜湯主食,這樣上菜的順序似乎成了固定模式。不少人直到酒足菜飽時才想起來點主食,這時主食就容易浪費。其實提前吃主食,在胃里墊墊,既能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量、減輕腸胃負擔,還能預防醉酒。
我希望你以后不要浪費食物,盡量把所有的菜都吃完。如果你覺得學校的食物不好吃,你也可以少點,帶一些你喜歡吃的東西。謝謝收聽新校園廣播。下次見。
開場白
男:當明亮的黎明溫暖整個校園時,摘一縷陽光,把它編織成一個五顏六色的花環。
女:貝貝之聲又和大家見面啦!
女:歡迎收看這個節目。這個節目由我們的51中隊主持。我是主持人。
男:我是主持人。
何: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今天的勤儉愛食特別節目!
男:你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節日嗎?
女:我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被選為世界糧食日,因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1981年10月16日是第一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2022的主題是發展可持續的糧食體系,確保糧食安全和營養。
串聯詞男: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浪費食物的現象隨處可見。也許你沒有意識到別人或你自己在浪費食物。事實上,浪費食物的現象就在你我身邊。你見過飯后飯桌上和地上散落的米粒嗎?請聽我們同學王月鵬的作文《節約食物,從我做起》。
佳作欣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會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雖然我們的生活比父母年輕時幸福多了。我們不擔心食物和衣服,基本上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我們應該知道世界上很多人都很餓。例如,我們的鄰國朝鮮最近仍在要求其他國家提供糧食支持。作為我們這一代人,珍惜食物、珍惜食物和消除浪費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剛上小學的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早上買了饅頭,咬了一口,不好吃,就隨手扔了,為此媽媽不知批評了我多少次,而我總是屢教不改,于是媽媽找來了不少的報刊、雜志,讓我認真看一看,想一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貧困國家,就是我們中國的貧困地區,也有許多人吃不上飯。特別是一些非洲國家每年餓死的人就太多了,那一女女饑餓的臉,瘦瘦的的身體,渴望的眼神,這深深地刺激了我,從此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不光是我,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去做到,可是,我們卻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大部分同學中午都在學校食堂就餐,雖然,老師一再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提出了光盤行動,要求我們把所盛的飯菜吃光,但還是會有同學背著老師和檢查同學,倒掉很多剩飯剩菜,放學肚子餓了,就去買零食吃。
我想告訴這些學生,當你把剩飯倒出來的時候,你認為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可能在為一頓飯而努力工作嗎。因此,我們要從現在開始,以實際行動,扎扎實實地開展愛護和節約糧食的行動。我們都應該這樣做:在外面吃飯,點適量的飯菜,避免剩飯,減少浪費;盡量多吃,不要扔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制止它;向家人宣傳浪費食物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友,及時制止浪費食物。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省下更多的食物來幫助饑餓的人。
女: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著香;小蔥豆腐,意味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原來,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會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待!皇帝偉人都如此節約,何況我們呢?
結束語
合:同學們,本期的貝貝之聲到此結束,請班主任和學生互評,讓我們下期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0
尊敬的聽眾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作為主持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如何節約糧食的話題。隨著人口的增長,糧食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如何節約糧食,也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
首先,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不少人在用餐時,總是喜歡點很多菜,吃不完的就浪費了。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而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養成把食物吃光的習慣,而不是挑著吃或者濫竽充數。其次,我們應該注意食物的儲存。很多食物不當儲存,過期發霉沒有食用價值后的浪費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需要有條理的儲存食物,盡量不要讓食物變質。比如冰箱中每過1—2天要整理一下,看看有沒有已經腐爛的果蔬,以及檢查是否有糕點發霉。另外,在儲存食物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封口袋將食品密封進行儲存,這樣既便于儲存,也能有效的防止食物變質。
其次,我們在餐飲服務行業也需要將節約糧食貫穿始終。客人們點餐后,我們應該合理的提供餐量,不要讓食物浪費。如果客人們實在吃不完,我們可以提供外帶袋,讓他們可以自行帶走。而對于餐飲企業來說,也可以開展一些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從而提高糧食的利用率,減少浪費。
最后,政府部門也需要加大對節約糧食的宣傳力度。政府可以舉辦一些公益活動,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如何節約糧食,以及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同時政府建立更嚴格的糧食流通和管理體系,規范糧食的使用和管理。
總之,節約糧食是我們每一個人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需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形成一種良好的“糧食文化”,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共同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這里。謝謝大家收聽!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1
女:尊敬的老師們!
男:親愛的同學們!
齊:大家好!
女: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
全班齊:知道,明天是世界糧食日。
女:世界糧食日,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
男:世界糧食紀念日,是在1979年11月舉行的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上決定的。此后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女:你看,大家都在討論這件事呢
(小品)
大家有什么話要對他們說呢?
你沒有把種子種下,當然不會期待他長大;
你沒有等待種子發芽,當然不會驚喜它的變化
你沒有陪伴幼小的禾苗經歷風雨,怎么會感到擔心、害怕
你沒有看過遍地金黃,累累碩果,又怎么會渴望把這收獲分享到千萬個家。
你衣食無憂
你看遍繁華
你不懂勞作的艱辛
你不知糧食的不易
全班齊:你不知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男:是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女:節約糧食,要從我做起;節約糧食,人人有責;下面讓我們再一起來看一段新聞播報。
(由同學換臺,兩位播報員開始播報)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2
合:大家好!紅領巾廣播有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xx
乙:我是xx
合:今天我們講的主要內容是《節約糧食》
看,那風沙中,駝鈴搖響的唐藩古道,是我可愛的祖國;那南湖游船載去了千年濤聲,是我依戀的祖國;那長城垛口嵌進的燦爛朝霞,是我壯麗的祖國;那圓明園廢墟中坍塌的嗟嘆,是我多難的祖國!跨越時空的隧道,在這豐碩的十月,回顧歷史的云煙,歲月的風霜,時代的潮聲,我更加熱愛我生于斯、長于斯的偉大祖國;在這輝煌的十月,靜靜聆聽歷史的足音,中華兒女更加堅信:有了共產黨的領導,才有了新中國民族的驕傲與希望!
甲: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糧費一點點也不算了什么。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多而耕地少。
乙: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減;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
甲: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不斷加快。亂占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
乙: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甲: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成為新時代應該具備的乙種品質。
乙: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里干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
甲:他們多么辛苦,我們怎么能不珍惜糧食呢?
乙:走進學校,如果仔細去注意的話,不難發現學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甚至在教室、走廊里都丟著雞蛋、饅頭。還有的同學竟然拿著熱騰騰的早點打著玩,同學們你們這樣做對嗎?
甲: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糧食是自家買的,花了錢的,在學校出了生活費的。但是我們也不必這么浪費它,這也是農民伯伯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么呢?在從價定率征收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應稅消費品確定不同的比例稅率,以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為基數乘以比例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乙: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扔進泔水桶一樣
甲: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剩飯菜一定倒進泔水桶里;不隨地倒飯菜。節約糧食應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乙:我們每個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由父母的牽手過渡到老師的指引,一位又一位的老師,引導我們認識世界,認識人生。在第二十五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代表全體少先隊員向老師獻上節日的問候。
乙: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成為新時代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我們要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糧食”、“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等身邊的小事做起,同時將這些好習慣帶回家中,帶動家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去。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環保小衛士。
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由于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后果是很嚴重的!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費1元,一年全國就浪費了4745億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65萬噸糧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費1噸水,一年全國就浪費了156億噸水!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約一點點的話,就不會出現這些巨大的浪費了!
合: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又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3
(女):當燦爛的晨曦溫暖著整個校園,采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留住一絲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紅領巾廣播又在老時間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四(1)班的xxx。
(男):我是xx,本期內容的主題是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女):隨著時代發展,吃飯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了。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還要多;而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但是,我們卻用這么少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1/5的人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許多外國的專家學者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我為我們國家的壯舉深感自豪,為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感到無比驕傲!
(男):誠然,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正處于饑餓之中,同樣也包括我們國家一些貧窮落后地方的人們。實事上,我國的糧食生產與消耗一直處于緊女的平衡狀態,糧食生產增速壓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沉浸在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之中,走出了以前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一種鋪女浪費的`風氣悄然升起。生活好轉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隨便浪費糧食的現象,比如說許多沒有動過的飯菜被無情的倒進下水道,在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包的面包、餅干等等,看了真叫人心疼。
(女):食堂里,餐館里,廚房里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都隨手扔掉的饅頭面包&&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這不僅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不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好了,我們就養成了這種不節約糧食,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呢?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
(男):還記得《憫農》那首古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而這種美德就在我們浪費的一粒粒糧食中丟失了。很多人覺得自己浪費的那點糧食不算什么,當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思想的時候,人人都浪費一點點,這個浪費的量是多么的巨大啊!如果我們人人都節約一點,節約每一粒糧食,這個量又是多么的巨大呢!當我們從電視里看到那一女女饑餓的面龐,一雙雙骨瘦如柴的雙手的時候,看著你浪費的那些糧食,難道不會有一種深深的罪惡感嗎?
(女):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倒掉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啊。 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辛苦的種出來的,一碗小小的米飯,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等很多道程序才能端上飯桌呢。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只浪費的手,將他們無情倒入垃圾箱。
(男):糧食這么來之不易,我覺得如果隨便浪費了,實在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你覺得呢?
(女):是的,浪費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
(男):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充足嗎?不是的。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女):聽了你的介紹,還真的嚇一跳呢!
(男):對啊,起初我看了這組數據也非常震驚。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浪費,甚至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還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用不完的糧食呢。然而事實卻很令人擔憂啊!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5億,每年的凈增長的人數是1200萬人,可我們耕地面積卻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耕地不夠,糧食就少了,所以全國40%的城市人口所吃的糧食都需要從外國進口。
(女):真是觸目驚心啊!我們國家糧食這么少,隨便浪費就太對不起祖國了!農民伯伯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沒有他們辛勤地勞動,我們也不會吃得個個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珍惜糧食,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不浪費地吃完。
(男):是啊!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借著今天廣播的時間,我倆想對同學們發出幾點倡議:
1.珍惜糧食,減少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3.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有剩余的要帶回家。
(女):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身邊開始節約糧食吧,珍惜糧食就是在拯救你自己的靈魂。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做起,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樹立節約的好風尚!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新時尚,新潮流!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的富有,我們精神也會更加的富足!
(男):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下期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4
甲:當第一聲蟬叫響起,便帶來了夏的氣息。
乙:它綻開笑容,輕輕地抹去了春日的色調。
甲:它趕著匆忙的腳步,帶著驕陽奔向大地
乙:夏天,創建了多數奇妙的禮物。
同:它賜予我們深厚的愛意。慢慢的,春天離我們遠去了。歡迎收聽紅領巾廣播。
甲:我是xxx班的(xxx)
乙:我是xxx班的(xxx)
甲:吃著可口的飯菜,我不知不覺想起《憫農》這首古詩。
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知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夫伯伯的汗水,告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飯都吃光。
甲: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夫伯伯冒著寒冷和燥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
乙:我以前沒有相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后來偶然看到了一個電視節目,說的是一個小孩,他無親無故,來到烤鴨店門口,望見烤鴨,他直流口水,可那老板連聞都不給他聞,就把他轟了出去,路上,他望見地上有包子,剛要去撿時,一只流浪狗把包子搶走了,最終,這個孩子餓死了。看了這個節目,我的心里酸酸的,從今,我便知道了節約糧食的到了一個電視節目,說的是一個小孩,他無親無故,來到烤鴨店門口,望見烤鴨,他直流口水,可那老板連聞都不給他聞,就把他轟了出去,路上,他望見地上有包子,剛要去撿時,一只流浪狗把包子搶走了,最終,這個孩子餓死了。看了這個節目,我的心里酸酸的`,從今,我便知道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甲:所以,當我們吃著香香的米飯時,就要想起《憫農》這首詩,想起節約糧食
乙: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有了糧食,我們就很難生存。現在,因為全球變暖,環境惡化,氣候反常,有些地方種的糧食顆粒無收,使糧食短缺,糧價飛漲,很多窮人因為糧價飛漲而買不起糧食,忍饑挨餓地過著凄慘生活。糧食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大難題。
甲:糧食,對人們來說太重要了,節約和疼惜也成為人們的話題。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就教我們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節約糧食的兒歌,教化我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要奢侈;媽媽也做了榜樣,她在洗米時總是很當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當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鍋里。這使我懂得了疼惜糧食。在小學的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用“來之不易”造句,我堅決果斷地寫上:“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乙:但是,我也發覺有不少奢侈糧食的現象:在學校里吃午餐時,總能發覺白花花的米飯到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到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奢侈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
甲:為了節約糧食,我和爸爸媽媽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每頓飯都把碗里的飯吃的干干凈凈;在外面吃飯,爸爸媽媽從不鋪張奢侈,能吃多少點多少。有一次,媽媽看我吃得這么干凈,便開玩笑地說:“今日宋夢的碗可以不用洗了。”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乙: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夫伯伯的心血,奢侈糧食就是奢侈農夫伯伯的勞動成果。
甲:是的,奢侈可恥,誰聞誰惡!不能說我們的生活好了,奢侈得起就可以奢侈。
乙:可糧食真的是表面看起來的這么足夠嗎?不是的。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養分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千萬人的生命,由于干脆或間接的養分不良,全球每4秒鐘就約有1人死亡!
甲:聽了你的介紹,我還真的嚇一跳呢!但是,只要人人都節約糧食,愛護生態環境,愛惜地球資源,我信任,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妙!
乙:對,節約無小事,卻從小事做起。 同: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節約糧食吧!
同:短短的非常鐘轉瞬而過,期盼我們下一次的見面,再見!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 15
合: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A:南通中心小學紅領巾廣播又和你見面了!
B:本期的節目由我們為大家主持,我是主持人xxx。
A:我是主持人xxx。
B:我們這期紅領巾廣播為大家準備的欄目有《世界糧食日》、小故事——《國王與三個兒子》和《你點我播》。
A:今天是世界糧食日嗎?它有什么由來呢?
B:是呀!“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1972年,由于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于“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A:原來如此呀!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04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公民都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世界糧食日廣播稿】相關文章:
世界糧食日珍惜糧食經典句子09-24
世界糧食日征文03-26
世界糧食日的征文(經典)06-03
世界糧食日的征文05-23
世界糧食日的意義10-26
世界糧食日節約糧食的經典句子10-25
世界糧食日珍惜糧食的經典名言句子11-05
世界糧食日節約糧食經典句子10-07
世界糧食日主題征文06-21
世界糧食日活動總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