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時間:2024-09-30 14:02:56 中考 我要投稿

            2016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時下已經到了5月份,距離2016年中考還剩一個多月的時間,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于化學知識點歸納,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2016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知識點1:水的凈化

              一、過濾操作要領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若有氣泡,則影響過濾的速度。

              “二低”: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內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① 燒杯緊靠玻璃棒;② 玻璃棒下端靠三層濾紙處;③ 漏斗下端靠燒杯內壁。

              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過濾時,玻璃棒不能攪拌。

              2、兩次過濾后仍然混濁的原因:

              ①濾紙破損;②液面高于濾紙邊緣;③漏斗或燒杯不干凈

              二、凈化水的方法:①沉淀、②過濾、③吸附、④蒸餾。

              1、其中吸附和蒸餾能除去可溶性雜質;四種方法都能除去難溶性固體雜質。

              2 沉淀包括靜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3 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沉淀<過濾<吸附<蒸餾.

              4 凈水過程中明礬的作用:溶于水產生的膠狀物吸附雜質,使雜質沉降。

              凈水時活性炭的作用:濾去不溶性雜質;吸附一些可溶性雜質;除去臭味

              三、硬水和軟水

              1 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不一定是純水,但純水是軟水。

              2 鑒別方法:加入肥皂水,若產生大量泡沫的為軟水;泡沫較少,甚至有浮渣的為硬水。

              3 軟化硬水的方法:煮沸或蒸餾。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

              4 硬水的危害:(1)浪費肥皂,洗不凈衣服;(2)鍋爐用硬水,浪費燃料,甚至引起爆炸。

              知識點2:愛護水資源

              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淡水緊缺的原因:1、 淡水占總水量的比例小; 2、生產生活用水量增加; 3、 水體污染。

              二、愛護水資源

              1、措施:① 一方面節約用水;② 另一方面防止水體污染。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①加強水質監測 ②工業三廢要處理后排放;

              ③農業上合理農藥和化肥 。 ④生活污水要處理后排放。

              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

              ①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 ②農業上改漫灌為噴灌、滴灌。 ③工業上提倡對水的循環使用。

              4 、水污染的三個來源: 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

              知識點3:元素

              一 、元素

              1 元素: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 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或核電荷數)不同。

              3 元素分成三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4 地殼中的元素,按質量分數計算,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 ;最多的固態非金屬元素Si ;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

              注意:

              (1)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元素組成物質,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原子構成分子,原子既講種類,也講個數。

              如: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水由水分子構成。

              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1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2)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一定變,分子數目不一定變。

              原子種類和數目一定不變。元素種類和質量一定不變。

              二、元素符號的意義

              1、一種元素 2、一個原子。3、除N、H、O、F、Cl、Br、I外的元素符號還表示單質.

              三、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則:一大二小.

              四、元素周期表:

              1、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寫了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結構:7個橫行7個周期;18個縱行16個族。

              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以金屬元素開頭,稀有氣體元素結尾。

              每一單元格包含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信息。

              3、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

              練習:下列符號的意義。

              H:表示氫元素、1個氫原子。 2H:表示2個氫原子。

              S:表示硫元素、1個硫原子、硫單質。 2S:表示2個硫原子。

              知識點4:原子的構成

              1、構成物質的三粒子:原子、分子、離子。

              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質子、中子、電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部分構成。

              2、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

              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原子核;原子的質量主要由質子和中子決定。

              4、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如氫原子就不含中子。

              5、原子中的等量關系: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

              二、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2、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第一層最多2個。第二層最多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只有一層不超過2個)

              3、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數等于原子的電子層數。

              5、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注:(1) 穩定結構:最外層具有8個電子(只有一層具有2個電子)的結構。

              (2) 各類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最外層電子數

            得得失電子傾向

            化學性質

            金屬元素

            一般少于4個

            易失

            不穩定

            非金屬元素

            一般為4-7個

            易得

            不穩定

            稀有氣體元素

            8個(He為2個)

            不易得失

            穩定

              三、離子

              1、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2、離子的分類

              陽離子;帶正電荷的離子。如:H+、Na+、Mg2+、Al3+、Ca2+、NH4+、Fe3+、Fe2+

              陰離子:帶負電荷的離子。O2-、S2-、Cl-、OH-、SO42-、CO32-、NO3-、PO43-

              3、離子符號的意義:Mg2+:表示鎂離子.1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

              2Mg2+:表示2個鎂離子.

              4、離子的判斷:質子數>電子數的是陽離子。 質子數<電子數的是陰離子。

              5、離子與形成離子的原子在質量上相等,且屬于同種元素。

              四、相對原子質量

              1 概念: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就是相對原子質量。

              2 計算式:相對原子質量= 一個原子的質量/(一個碳原子的質量*1/12)

              3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注意: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單位是1,省略。

              知識點5:分子和原子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原子、分子、離子。

              ■鐵是由鐵原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一、分子

              1、分子的定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質:

              ① 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② 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注意:溫度越高,運動越快。

              ③ 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分子間間隔較大,液體、固體分子間間隔較小。

              3、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如:1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4、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式也叫分子式。

              二、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基本性質:原子的質量、體積都很小;在不斷運動的;原子間有間隔

              三、分子和原子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化學變化中,分子要分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

              聯系: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和原子都可直接構成物質。

              四、分子、原子觀點的運用

              1 從微觀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時,分子原子本身大小不變,只是分子間的間隔大小發生變化。

              化學變化時,分子要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2各類物質的微觀構成:

              混合物由多種分子構成; 純凈物由一種分子構成。

              單質由一種原子構成的同種分子構成; 化合物由多種原子構成的同種分子構成

            【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2016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01-23

            「必看」中考地理知識點歸納01-23

            2016年中考化學方程式知識點歸納02-23

            中考化學復習氧氣知識點01-16

            中考必考化學知識點2017最新10-09

            初中數學知識點中考總復習總結歸納05-26

            Java知識點歸納08-16

            2017北京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匯總01-19

            2016年中考化學各單元知識歸納02-22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