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后感15篇(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駱駝祥子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駱駝祥子讀后感1
終于在成年之后,完整看過這本名著。看著祥子一步步從那個要面子、覺得自己必須體面、懷揣大城市夢想的結實青年,變成了最后為錢出賣一切的他自己當初最看不起的人。心里真難受的緊。
也難受虎妞,放在現代社會里我想我會佩服她。潑辣、獨當一面、有自己的主意,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還有主意有想法。最后成了難產死在外頭,手里也沒什么錢的人。看看她給祥子出的主意,真是處處都為他想好了,可以說只要祥子應承了她,未必沒有紅火日子。可就因為一口氣,弄得最后一尸兩命。
小福子也可憐,出落成大姑娘之后,沒人把她當人看,她就是個能換錢的物件兒。到最后,她也沒法子自力更生,自己也把自己賣了。也就在上吊的時候,是自己做了回主。
我簡直不敢想象自己生活在那個年代是什么樣,不公道的世界,肯定容不下我這種理想主義的老實人。在那個年代,老實人受盡欺負冤屈無處伸,反倒混混潑皮們倒有口飯吃。
同時我也深深感謝現在能讓我讀書的時代,祥子不想回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可待在城里,只會拉車,連做小買賣的資本都沒有。小福子呢?除了把自己賣了也沒其他法子改變自己的命運。
“沙漠里開不出牡丹”,我印象特別深刻。沒有一個好的機會和環境,實現夢想的土壤只會是不生寸草的沙漠。
老舍先生的環境描寫與不同境遇下的心理描寫簡直把活動著的人物詳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那些細節、那些感嘆,精辟至極。你就覺得那時候他們的心理活動、他們的選擇,完全就是這樣的人該做的事。比如祥子對虎妞那復雜的情感。一方面討厭她,覺得她困住了自己,自己就是任由虎妞擺布揉搓的球,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朝現實低頭,也不得不承認虎妞給了他一個家。他的糾結、痛苦、迷茫都是源自對自己“夢想”的.執著。我真的會設想,為什么就不能放下固有的成見,轉變一下自己的觀念呢?
祥子死守著擁有一輛新車的夢想,所以人生因為一輛車起起落落。走到最后,車他可以不追求了,可身邊能寄托情感的人,一個都沒有了。多么絕望,比這更絕望的,是下一次絕望前,總會讓你看見一點點虛幻的希望。
錘煉錘煉,先錘后煉。挺過去,才叫煉,挺不過去,就被捶死了。就像祥子,已經徹底被社會錘的沒有了自我。回過頭來想,或許他一開始就是錯的,觀念就是不符合當時社會的。
也很難過的是,究竟是怎樣的遭遇,才能讓老舍先生選擇了那樣一個方式離開了世界呢?
駱駝祥子讀后感2
是哪個車夫拼死拼活只為買一輛洋車?又是誰人生經歷三次大起而又一一落下?沒錯,這就是“駱駝祥子”。
祥子一直有一個理想——擁有屬于自己的洋車,他靠省吃儉用,終于如愿以償。然而事情并沒有那么順利,他的洋車被士兵搶走,但是他并沒有灰心。自己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孫偵探洗劫一空,后來依靠虎妞又買了一輛洋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來料理虎妞的喪事,不久小福子又選擇自殺,祥子最后的一點希望已破滅,他沒有了以往的勇氣,便開始游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
這就是一個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后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沒有目標,而祥子卻不安于現狀,他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他甚至寧愿冒著極大的風險去多賺點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那悲慘的結局。也許這就是但是社會的風氣——黑暗的社會越樸質的人越沒有出路。
理想和現實充滿了矛盾,現實是殘酷,悲哀而又無可奈何的。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最終不能或者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就像祥子一樣,因為他的質樸,天真,讓黑暗的社會,黑暗社會的.人有機可乘。
整本書諷刺性很強。諷刺了當時黑暗社會過重的生活壓力,讓人不得喘氣,不得翻身。而我確認為這不僅僅是社會的問題,雖然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如果祥子最終戰勝了自我,就算他的生活不是他理想的那樣,有自己的車拉,但至少能讓自己安心生活,有一點收入,不去偷,不去搶,能保證自己原來有理想有目標的心態,不成為社會可有可無的人,不成為社會的垃圾。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目標。但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么就有可能成為“祥子”,墮落,衰敗,無能,討厭生活。畢竟能夠堅韌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不代表一成不變,而是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就是這個過程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駱駝祥子讀后感3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著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終于,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于祥子來說,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的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的振作起來,再度奮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了,對祥子那堅持不懈,為夢想而拼搏的那股韌勁而感動;對祥子被悲慘的命運所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和失望感到憐憫。這教育了我:要堅強的面對困難,失敗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從與虎妞的結合到虎妞最終死去的期間,使祥子的心靈深受打擊。最終車賣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為了烏有,又如同剛開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筆痕般,將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
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簡直變了一個人,偷搶拐騙,只要能拿到錢,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這些,我心頭不禁得發酸、失望,還帶著絲絲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被黑暗吞噬;憤怒的是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卻還是毫無悔意。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后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的確,祥子為了“生命”來爭取錢,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選擇了“生命”,因為只有“生命”才是窮人可以選擇的東西。
那時窮人的命也許就像是棗核兒兩尖頭——幼小的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人的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斗,可最終,命運仍不費吹灰之力的摧殘了祥子。
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
駱駝祥子讀后感4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一部沉淀的歷史,悄悄表達著一個故事。和此同時,也反映了自己所處時期真正的歷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社會同樣孕育一類人。
《駱駝祥子》為我們呈現了一個要強懷夢的車夫經受的興衰歷史,最終淪為了一個墮落自私的末路鬼。這是偶然,也是必定,偶然在于那個黑暗世道下所經受的天災人禍或許會有不同,必定就是沒有人能擺脫沉淪的局面。最初的祥子多么耐苦忠厚,他不奢望有榮華富貴,不奢望守株就能夠捉到兔,他只想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自食其力,娶上一個自己寵愛的人。就是這么小的平凡的愿望,最終還是變成幻影,石沉大海。我感到憤憤不平,為什么他有幻想,也為之付諸行動,可是上天還是一次一次打擊他。他比故事中的全部人都舍命,可是命運的枷鎖牢牢地震懾住他,憑什么。憑什么。我痛恨將祥子連車帶人抓走的兵,他們是如此的蠻橫跋扈,強搶強擄,可憐的祥子用血汗籌集三年的車沒了。這只是一遭,奸詐的孫偵探又威逼祥子交出了他最終的積蓄。而后虎妞哄騙祥子娶她,她可謂人如其名,長的虎頭虎腦,可是他得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只能委屈求全。好吃懶做又迷信的虎妞后來難產,死了,他只得賣了剛買的車安葬。一次又一次的痛楚,他往肚里咽,可他還確定在做一個上進的祥子,只要他愛的小福子和他一起生活。得知小福子自殺后他再也承受不住生命中的痛,最終的渴望及和善的本性全然泯滅。既然努力沒用,再努力掙錢也只是等別人來掏盡自己的`兜囊,那為何還要舍命?不如坐等享樂,沉迷于吃喝玩樂。
雖然造成祥子這出悲劇的編劇是那個陰暗的社會,但導演照舊是他自己。他雖然健壯忠厚,但他是自私且無腦的,無論是在曹宅丟錢后想著偷回幾樣東西補償,還是拒絕曹媽為他設想的生錢之路生怕丟了錢,還是在他丟車之后搶別的車夫的買賣及至最終他的淪陷,無一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只有人們都認清現實成了群打成陣才行,而自私是當時社會人們致命的弱點。
我慶幸我處于21世紀,自然沒有吃人的制度,全部的努力都能化為成功,而我們比祥子多一份幸運,多一份學問,少一份拮據,少一份挫折,自然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應比祥子多一份努力,譜寫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詩。
駱駝祥子讀后感5
《駱駝祥子》是清朝晚期老舍所作的,是一本經典的中國名著。故事中的主人公祥子,用自己辛苦得來的錢換來一輛黃包車,可沒過幾天就被官兵收了去,在打仗的夜里,他牽走了3頭駱駝,賣了錢,從此有了“駱駝”這個外號。
老舍筆下的祥子,是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墮落之前,他是個很有理想,很有抱負的男子漢,為了過上好的生活,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努力奮斗拼搏著,省吃儉用,終于攢夠了錢買來了,然而好景不長,他為了多賺一點錢,冒險去了清華那兒,可是他連芝麻都沒撿著,反而丟了西瓜。官兵們搶了他的新車,美好的愿望破滅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不甘心,干包月,賣駱駝,使勁湊錢,可惜又不能如愿,辛苦攢的錢被孫偵探搜刮了去。之后認識了廠主劉四爺的女兒虎妞,成了親,并用虎妞的錢買了車。不久,虎妞難產去世,他又不得不忍痛割愛,賣了車,料理虎妞的'喪事。他最后結識了小福子,可愛善良的她因不能忍受在“白房子”的痛苦,上吊自殺了。而祥子也因生活的艱辛,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對生活的希望。整天吃喝嫖賭,刮風下雨天,他不拉車,有個腰酸背疼,他就休息兩三天,漸漸成為一個墮落、愛占便宜、麻木不悟的行尸走肉。
對于駱駝祥子,我既敬佩他,也覺得惋惜。原本有理想,有追求,跌倒了再爬起來,對于上天的捉弄毫無怨言的祥子一去不復返。他因為自尊和信心打擊了太多次,承受不住,最終淪落為這個社會的“陪葬品”。在那個年代,地主為非作歹,總是對淳樸善良的勞動人民進行剝削、壓迫。在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是“金錢的奴役”。 作者把“無德之人”化作孫偵探、小福子的父親這類人,把善良、可悲的“人民”化為曹先生、高媽、小福子這類人,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惡霸們的憎恨,控訴了把“人”變成“行尸走肉”的黑暗社會的罪行。那個社會是殘酷的,那個現實是殘酷的,那個年代是殘酷的,一切都是殘酷的。像祥子那樣的人有很多,剛開始都堅定積極的追求,到頭來卻得到一個悲慘的結局。
我們現在的社會競爭是激烈的,讀好書就有好的工作,夢想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我們要有像祥子那樣的信心,相信成功不久就會到來。
駱駝祥子讀后感6
我拼命奔跑想要掙脫黑暗,卻忘了這個世界早已沒了光明。
—題記
駱駝,沙漠之舟,是堅強不屈、吃苦耐勞的象征。《駱駝祥子》,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心中便產生了疑問:難道祥子這個人也擁有像駱駝一樣勤勞樸實的特點嗎?在我認真讀完這本書后,我發現我的猜想對了,但也不完全對。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祥子,他起初只是一個18歲來到城里打工的農村小伙。與許多打工人一樣,祥子剛來到城里便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未來,他找了一份拉車的工作,并有一個樸實的理想——通過打工賺錢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洋車。為了實現理想,祥子省吃儉用、吃苦耐勞,通過整整三年的努力終于攢夠了錢,買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洋車。可好景不長,這車才拉了半年,就在戰亂之中被大兵擄走。但祥子并沒有灰心喪氣,他重振旗鼓、從頭再來。可還沒等他攢夠錢買車,他拉車所得的`所有積蓄就被狡猾奸詐的孫偵探全部敲詐走了。
在連續的打擊下,祥子看清了人心的險惡,他做出了一個決定——與人和車廠劉四爺的女兒虎妞結婚。在虎妞的幫助下,他再一次擁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洋車。正當他以為時來運轉的時候,又突然得知虎妞因難產而死。祥子不得不賣掉了那輛車去給虎妞料理喪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徹底破滅。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又一個噩耗傳來——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自殺了。這或許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愛情和事業的雙重打擊下,祥子徹底放棄了自己。他變成了社會的行尸走肉,他墮落了,他開始吃喝嫖賭、到處騙錢,成為了“城市垃圾”。
祥子從一個勤勞樸實的勞動者變成了吃喝嫖賭的行尸走肉。他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生活的縮影,也反映了一個充滿黑暗、戰亂、壓迫的舊社會。我敬佩祥子,敬佩他在挫折過后能有從頭再來的勇氣;我也可憐祥子,可憐他生在一個充滿黑暗壓迫的舊社會。
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慶幸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孩童能無憂無慮地玩耍,學生能安心的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地學習,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讓我們攜手并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駱駝祥子讀后感7
在《駱駝祥子》中我發現了許多帶有老北京味道的文字,其中帶有兒化音的詞尤其得多,這是老北京特有的韻律,令人一聽就知道是老北京的土特產。除了詞語,我眼中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一共分成三個方面:
一、對人物的描寫
在開篇,作者老舍有這么一段對祥子的描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寬,多么威嚴!……”這段文章中用了許多的老北京的詞語,用這些白話描寫像祥子一樣的車夫,真是恰到好處。
還有對人物的語言描寫,“怨不得你躲著我呢,敢情這兒有個小妖精似的小老媽兒;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玩藝,別看傻大黑粗的,韃子拔煙袋,不傻假充傻!她的聲音又高了起去。”
這是對虎妞的語言描寫其中也有許多老北京的土話,但這些北京話就更直觀的直接寫出人物的特征了(虎妞的潑辣)
二、老北京的特產
文章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濕透了褲腰。半閉著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再來一碗!”看完這段話,我的腦子里一直想著這句話,那一碗“頂香”的老豆腐見證了祥子的再次興起,和投向祥子的.那束光。讀到這部分也讓身為吃貨的我“哈喇子”直流呢。在《駱駝祥子》這樣沉重的題材背后,也少不了像老豆腐、熱燒餅夾爆羊肉、熏醬肉這讓的老北京傳統美食呢。
三、當時社會的腐敗
《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不止表露在文化、特產方面,也表露在當時的黑暗社會方面。世世代代住在北平的人,不論底層人民還是普通市民,他們的惡習是從小浸染出來的,在大雜院里嚼舌根子,肆意傳播謠言,或撒潑罵街。像祥子這樣來城市謀生的,在北平只能干臟活累活,也最終會成為一群地痞無賴。即使是祥子這樣要強、正直、體面的人最終也在腐敗的環境里墮落了。這是北平市民獨有的丑陋陰暗心理,這也正是老舍作品中對文化的批判與民族性的關注。
老北京特色厚重深邃,兼有雅俗,又不乏親切可愛,像磁石深深的吸引著我,讓我們有強烈的歸屬感,獲得心靈的安穩和愉悅,這永遠是我們棲息的樂土。讀《駱駝祥子》,讓我體會到了濃濃的老北京氣息。
駱駝祥子讀后感8
在寒假里,我讀了老舍先生寫的《駱駝祥子》。
這部小說寫了一個舊社會的人力拉車夫的辛酸故事,描繪了舊社會是如何讓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的人力車夫變成一個毫無善良可言的人。
祥子老實、健壯又純樸,和駱駝一樣擁有積極和堅韌的精神。他的夢想是:買一部屬于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完全獨立的`勞動者。他憑著勤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三年省吃儉用,終于買到了車,但沒過多久,車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了,他只牽回三匹駱駝。但祥子沒有灰心。第二次他有攢夠了錢,卻被可惡的孫偵探詐騙去了。當祥子再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時,這是以虎妞成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但好景不長,虎妞死于難產,祥子人車兩空。生活上的打擊加上他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了,祥子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了,他開始討厭拉車,開始了游戲生活,吃喝嫖賭,出賣他人換錢。祥子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了,變成了一個丟失了靈魂的行尸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么的黑暗,多么的陰森恐怖。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力車夫,在社會上一點也不顯眼,但命運還是沒能饒恕他,不停地折磨好強的他,毀掉了他的理想,后來淪為自甘墮落的人。這種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心驚肉跳。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祥子胸懷大志、勤儉節約,為什么最終還是走投無路呢?
我猜想:其實祥子可能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上所有無權無勢的人的下場。從中可以知道當時無權無勢的人生活的情況很不樂觀。
對于祥子,我即為他感到悲傷,又為他感到惋惜。在成為城市的垃圾前祥子的堅強、好勝、上進的精神令我敬佩。
我覺得其實祥子一開始也在努力地生活,與不公的命運做抗爭,只是他實在承受不了這種來自生活的壓力。而他的墮落就來自沒有堅持。如果他再努力堅持一下,挺過這壓力,說不定就能拉上自己的車了。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有了理想和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有很大的壓力,也要努力,不能放棄追求,并切不墮落下來,不成為城市的垃圾,不成為和最后的祥子一樣的人。
駱駝祥子讀后感9
看完《駱駝祥子》,心中涌出一股莫明的激動。為什么祥子從始至終那平凡的夢想,終究還是破滅了。
文章仿佛將我們置身于幾十年前的老北京,天橋,大雜院,街巷。那兒沒有絲毫快樂,有的只是祥子那對"出號"的大腳在馬不停蹄地奔走的街巷。無論酷暑寒冬,哪都有他的身影,可這樣一位爭強好勝的勞動者,卻被那兵匪的鞭子毒打,劉四爺臭罵,孫偵探明搶。種種發生在祥子身上的悲劇,漸漸磨滅了他那勤勞樸實的本性,使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放棄了對生活的夢想。生活在舊社會底層的`祥子,擁有最平凡的夢想,卻從未被別人所尊重過,這是他最大的不幸。
如今的我們都會說一個有夢想的人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即使他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即使他的夢想無法實現,他仍然值得尊重。然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像祥子一樣,雖生活在貧困之中但勤懇努力,有夢想有追求的還大有人在,他們甚至同祥子一樣,夢想樸實簡單:吃飽飯,穿件暖和的衣裳。但他們被逐漸遺忘,有時得到更多的是鄙夷。這,又有什么尊重可言呢!難道,所謂的尊重夢想,就只是一個口號而沒有行動。 不!不是的!
叢飛,就是一個為尊重夢想做出了無私的奉獻的人!當他看到那些渴望讀書,走出山區的孩子們因貧困而無法上學時,便下定決心幫助那些可憐的孩子。他的付出不是一般人的力所能及,而是傾盡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幾年來,他沒為自己存下一筆款,還四處借錢去幫助別人。他最大的痛苦并不是自己生活上的困窘,也不是別人對他的誤解,而是擔心那些期待幫助的人生活沒有著落,求告沒有門路。當他被確診患有胃癌時,他甚至舍不得花錢治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在與病魔斗爭的半年里,他還四處奔波勞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叢飛倒下了,但是會有千千萬萬個"叢飛"站起來!在父母細心呵護下成長的我們,更能體會尊重的幸福,讓我們向叢飛學習,"每個人都來尊重夢想,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那些有夢想的人們實現他們的夢想吧!"
駱駝祥子讀后感10
“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反抗。”這是老舍自己說的話。
當我每讀起這一句話時,就覺得這像是為《駱駝祥子》這本書量身定做的一樣。
書中的一切,都是在“忍”。祥子忍受著虎妞的控制;小福子忍受著父親的酗酒和生活的壓力;就連全書最橫的“虎妞”也忍受在父親的掌管之下。全書的劇情和故事表面上看只是敘述了一個拉車夫的悲慘歷程,但實質上籠罩在“忍”字之下。
讀完書后,總感覺有一種氣閉在心口,很不解氣,從書中感覺不到一絲自由,一個個憋屈,勞苦,敢怒而不敢言的.人物躍然紙上。讓人心中會有一種痛苦——為那些基層的人民。
我曾不止一次地祈禱下一頁,將會呈現出一種美好的景象。但是沒有,老舍先生把這份“忍”,這份現實就這樣端在了我們眼前。
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在看過無數本歡喜場結局之后,再看《駱駝祥子》總有些空落落的。我想問祥子,為什么一定要和虎妞結婚,為什么甘于受別人掌控之下?在看過幾遍之后才明白,祥子的心中何嘗不是這樣想。
可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車夫,他沒錢沒勢,有的只是一個擁有車的夢想,然而殘酷的社會使他看清了自己的身份,變得懦弱起來,他學會了忍,而且一忍就不可收拾,直接造成了最后的墮落。老舍說“最偉大的忍辱是反抗”,可是如果已經“忍”到了“偉大”,那怎還擁有反抗的勇氣?
其實在書中當虎妞要祥子去給劉四爺生日時,祥子還是有一點反抗精神的,他試探地回了“忙,年底了。”但隨后就被虎妞的專橫給嚇退了。
有句話叫“是可忍,孰不可忍?”,連這都可以忍還有什么不可以呢?看到祥子的經歷突然想到“香港最衰演技派”林家棟先生,入行29年才得過一次小獎,在他的背后,有多少“忍”的故事,又有多少辛酸和淚?
這不是我們的年代,與我的世界大不相同;這不是我們的生活,比我們的生活更真實。春如舊,人空瘦,夕陽西下,祥子又何嘗沒有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幻想,但他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在“忍”下面駐步不動了。
唉!祥子喲,你何時才能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氣魄,何時才能不再忍,做一回自己?
駱駝祥子讀后感11
在讀完《駱駝祥子》這部老舍筆下具有悲劇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覺是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祥子一生夢寐以求的洋車終在無數次巔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確,理想與現實的不相符造就了無數的遺憾。多少莘莘學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學;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內外在的原因不能進入各自專長的`領域。光靠幻想,夢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樣不知疲倦地追求,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
可以說,這是一個悲劇。同時,祥子最終的墮落與社會之墮落是分割不開的。有些人因出身貧寒,所以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奮斗,卻無果。這是什么造成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中,錢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識大于金錢,根本是個“假命題”。因此,若想在現實社會中立足,充分的知識、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遺憾,甚至于悲劇。現實社會中的機遇也決定著理想的實現與否。法拉第小時候家境貧寒,偶然的機遇使皇家學院院長哈維認識了這個聰明好學的孩童,最終使法拉第成為了的電磁學家。日本商業家松下幸之助剛剛創業曾一度破產,但也是偶然的機遇使他認識了世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只占少數。理想和現實并存才能實現突破,創造歷史。
與此同時,作者通過祥子所反映出來的有關人格改變的問題,也給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壓力一步一步墮落為社會垃圾,如果環境不是這樣惡劣,那么祥子一定不會是這樣的。可是事實是這種事情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也在不斷發生,每天都有很多人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開始的品格,成為和祥子一樣的行尸走肉。很多時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現在的社會里,那么情況一定就不一樣了吧?可是事實告訴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里,依然有很多問題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魚和熊掌那樣,不可兼得。而這種問題似乎也越來越多,大多數人和祥子一樣,為了生活拋棄品格。當人們驚醒時會發現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只有硬著頭皮走下去。所以說,祥子變成后來的樣子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必然。
其實祥子一開始也在努力地與生活斗爭,只是他失敗了。而他的失敗就敗在沒有堅持,如果他堅持了,那么事情就不會是這樣。可是,事情是沒有如果的,當生活開始的那天起就沒有了如果,所以我們沒有退路,所以我們不能退縮,所以我們只能向前,所以我們要讓自己永不后悔。
駱駝祥子讀后感12
本文講述的是一個車夫祥子的悲慘故事,車夫如果無車,哪來收入,更何談溫飽呢?祥子就是這樣,第一次,車子被亂兵搶走摔碎,不得已賣掉三匹駱駝,回到車行,努力工作賺錢,好不容易賺夠了買輛車的錢,又被可惡的孫偵探敲詐走,最后,終于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一輛車,又因為虎妞難產,賣掉了那輛車,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也打破了他對人生的最后一點希望。從此,他便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正如本書所寫,祥子從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靠自己雙手吃飯的人,成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 鬼“。這真是一個浸透了血和淚的悲劇。
書的開始,祥子非常樂觀,非常努力,靠自己的雙手吃飯,老實善良,勤勞誠懇。但是到最后,在生活不斷出現悲劇的打擊下,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變得不求上進,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他變得奸詐,甚至可以說是無恥。為了拿到錢,他什么都做得出。 但是,也不能全怪他,當時的社會風氣也是不怎么好,他盡管是虛構的,但是也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壞風氣,人心的極度猥瑣等。祥子變化,一半來自自己,一半來自社會。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盡管讀完后,我對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失望,祥子生活的時代是個極度黑暗的時代,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面目也是丑惡的。 黑暗社會中,人性變得扭曲,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社會環境下,祥子一類的下層市民被壓迫,祥子在接受了幾番打擊后終于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祥子變得墮落,除了他本身目光短淺、狹隘自私,更多的則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
現在生活條件比那時好得多,并且不需要家人拉車攢錢,但是,我們在濃濃的幸福中,也應該反思一下,怎么才能學習祥子以前的樣子,而避免祥子后來的樣子。
駱駝祥子讀后感13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著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終于,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于祥子來說,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的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的振作起來,再度奮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了,對祥子那堅持不懈,為夢想而拼搏的那股韌勁而感動;對祥子被悲慘的命運所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和失望感到憐憫。這教育了我:要堅強的面對困難,失敗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從與虎妞的結合到虎妞最終死去的期間,使祥子的心靈深受打擊。最終車賣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為了烏有,又如同剛開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筆痕般,將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簡直變了一個人,偷搶拐騙,只要能拿到錢,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這些,我心頭不禁得發酸、失望,還帶著絲絲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被黑暗吞噬;憤怒的是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卻還是毫無悔意。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后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的確,祥子為了“生命”來爭取錢,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選擇了“生命”,因為只有“生命”才是窮人可以選擇的東西。那時窮人的命也許就像是棗核兒兩尖頭——幼小的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人的命運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斗,可最終,命運仍不費吹灰之力的摧殘了祥子。
駱駝祥子讀后感14
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并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們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
——老舍《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最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之一,它以20世紀20年代的舊北京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在中國傳統鄉村經濟衰退,城市化進程開始的大背景下,人力車夫祥子的命運悲歌。
作者開篇寫道:“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個外號。”“駱駝——在口內負重慣了——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還須極小心的慢走,駱駝怕滑;一汪兒水,一片兒泥,都可以教它們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駱駝的價值全在四條腿上;腿一完,全完!”老舍把祥子比喻成駱駝,對駱駝的描寫不是純客觀化的,而是帶有較強的感情色彩。祥子所處的時代是北洋軍閥統治的時代,《駱駝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國舊社會,人民過著貧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廣大勞苦大眾的代表。他們雖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貧窮又剝奪了他們手頭僅有的可憐的自由。
《駱駝祥子》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說以祥子為中心,以其在買車問題上的“奮斗、掙扎、幻滅”三起三落為主線,立體地展現了市民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畫面,從而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二十年代初北平市民社會的風俗畫卷。嚴謹獨特的藝術結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京味濃郁的地方色彩,這些全面顯示了老舍小說創作獨特的藝術風格。《駱駝祥子》以其鮮明的思想藝術特色,當之無愧地步入了現代經典作品之林。
新文學誕生以來,胡適、魯迅等作家都先后寫過人力車夫,但都是從知識分子的角度以俯視的姿態表達對車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內心和靈魂深處去體味車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貧苦市民家庭,從小就與下層民眾接觸,對勞苦大眾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有著較深入的了解,這一切都為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提供了材料來源。1936年的春夏,老舍癡迷地搜集材料,不斷潤色祥子的形象。山東大學鬧了學潮,老舍辭去教職,專心地投入到《駱駝祥子》的寫作中。1937年1月,小說在《宇宙風》連載。
駱駝祥子讀后感15
放下《駱駝祥子》,祥子從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變成一個麻木。潦倒。自暴自棄的一幕幕在我的腦海里像翻電影似的,不斷地重播著。經過了三起三落,丟失到擁有,擁有又到丟失后,他已經不再是那個擁有夢想。要強的祥子了。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一部沉淀的歷史,默默敘述著一個故事。與此同時,也反映了自己所處時期真正的歷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社會同樣孕育一類人。
《駱駝祥子》為我們呈現了一個要強懷夢的車夫經歷的興衰歷史,最終淪為了一個墮落自私的末路鬼。
這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于那個黑暗世道下所經歷的天災人禍也許會有不同,必然就是沒有人能擺脫沉淪的局面。最初的祥子多么耐苦忠厚,他不奢望有榮華富貴,不奢望守株就能夠捉到兔,他只想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自食其力,娶上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就是這么小的平凡的愿望,最終還是變成幻影,石沉大海。我感到憤憤不平,為什么他有夢想,也為之付諸行動,可是上天還是一次一次打擊他!他比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拼命,可是命運的枷鎖牢牢地震懾住他,憑什么!憑什么!
我痛恨將祥子連車帶人抓走的兵,他們是如此的蠻橫跋扈,強搶強擄,可憐的祥子用血汗籌集三年的車沒了!這只是一遭,奸詐的孫偵探又威脅祥子交出了他最后的積蓄。而后虎妞欺騙祥子娶她,她可謂人如其名,長的虎頭虎腦,可是他得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只能委屈求全。好吃懶做又迷信的虎妞后來難產,死了,他只得賣了剛買的車安葬。一次又一次的痛楚,他往肚里咽,可他還決定在做一個上進的祥子,只要他愛的小福子和他一起生活。得知小福子自殺后他再也承受不住生命中的痛,最后的希望及善良的本性全然泯滅。既然努力沒用,再努力掙錢也只是等別人來掏盡自己的兜囊,那為何還要拼命?不如坐等享樂,沉迷于吃喝玩樂。雖然造成祥子這出悲劇的編劇是那個陰暗的`社會,但導演依然是他自己。他雖然健壯忠厚,但他是自私且無腦的,無論是在曹宅丟錢后想著偷回幾樣東西補償,還是拒絕曹媽為他設想的生錢之路生怕丟了錢,還是在他丟車之后搶別的車夫的買賣及至最后他的淪陷,無一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只有人們都認清現實成了群打成陣才行,而自私是當時社會人們致命的弱點。
我慶幸我處于21世紀,自然沒有吃人的制度,所有的努力都能化為成功,而我們比祥子多一份幸運,多一份知識,少一份拮據,少一份挫折,自然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應比祥子多一份努力,譜寫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詩!
【駱駝祥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駱駝祥子》祥子人物分析02-20
駱駝祥子摘抄02-08
《駱駝祥子》有感02-15
駱駝祥子有感01-19
駱駝祥子的句子09-08
駱駝祥子經典語句07-16
駱駝祥子有感_駱駝祥子讀后感04-04
《駱駝祥子》讀后感-駱駝祥子的悲哀04-06
駱駝祥子優美句子08-02
《駱駝祥子》好詞好句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