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最新勞動法全文-是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

            時間:2024-10-12 11:53:14 創業計劃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09年最新勞動法全文-是2008年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 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2009年最新勞動法全文-是2008年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四條 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條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 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四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 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章 工 資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六章 勞動安全衛生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 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第七章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五十八條 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第五十九條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六十一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 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二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產假。

              第六十三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四條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八章 職業培訓

              第六十六條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第六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第六十九條 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準,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準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第九章 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最新勞動法全文-是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相關文章:

            最新《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全文03-20

            土地使用稅實施細則全文03-04

            新《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全文03-27

            《湛江市“牽手工程”實施方案》全文03-26

            最新女性創業新點子11-20

            勞動合同法應松綁創業型企業02-28

            2015年最新寧波就業創業政策(全文)03-03

            《加快推進我市微型企業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全文03-27

            最新小縣城創業新點子推薦11-21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