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李開復的創業投資經驗訪談

            時間:2024-08-18 21:17:08 經驗訪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開復的創業投資經驗訪談

              從從微軟、谷歌等知名公司高管到轉型做天使投資人,李開復在投資領域已經深耕7年,面對眾多的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他如何慧眼識英雄?從2015年的投資熱到2016年的資本寒冬,他對當下的創業環境有何獨特見解?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李開復經驗訪談相關內容,歡迎閱讀查看。

              問:您認為目前中國創投機構的整體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李開復:我覺得中國現在已經成為美國之外的第二個,而且最大最成功的一個整個創投體系和生態系統,從天使階段、孵化器到A輪、B輪,直到上市都非常的完整。隨著近年二級市場,人民幣市場的崛起,我覺得基本形成了世界上只有兩個重要的市場,就是美國和中國。

              問:與過去相比,目前國內創投機構的數量是上升還是下降了

              李開復:肯定是上升了,尤其是現在已經有點全民天使的感覺了。這個全民天使我覺得對創業者來說,拿錢可能更容易一些,這也許是件好事。但是實際上來說,我覺得創業者應該還是要分辨不同的錢是不一樣的作用的。創業者拿錢,其實從投資者身上那錢,最重要的不是錢的本身,而是這個投資人能夠提供什么價值。比如說早期對產業的判斷,對團隊的招募,或者是對下一輪融資的人脈的幫助,或者是后期對上市的一些掌控等等,這些都是投資人應該扮演的角色和責任。

              那么我覺得早期很多天使使用更高的價錢來去博弈競爭,但是未必能提供價值,這一點我覺得創業者,尤其是那些想做獨角獸的創業者還是需要注意的。因為也許某某人給你估值高了20%,但是不幫你,或者幫不了你,這樣對你未來的路也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

              李開復:燒錢的公司已經很難拿到VC的支持

              問:目前互聯網行業比如在線旅游、專車、外賣等燒錢現象比較嚴重,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燒錢現象

              李開復:我覺得燒錢的公司現在已經很難拿到VC的支持了。確實過去這兩年三年,燒錢燒的是比較厲害,這個我覺得一定程度就是有一些VC,可能沒有認知這樣的一個泡沫的存在。因為確實,從過去的十幾年,互聯網的成長來說,我們都是覺得一個用戶的數量的成長,是可以支撐未來各種商業模式的對接的。所以對用戶的食用量是非常的重視的。

              但是問題是,我覺得很多的公司更多的看的是一些虛榮指標,比如說我的Page View有多少,我的下載用戶有多少,但是實際上這些虛榮指標,并不是真的是一個行業產品有競爭力的真實的有價值的核心指標,可能更重要的是看你的周活、日活有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你實際的付費有多少,是看行為的。所以我覺得當時的O2O的泡沫,就是太多的創業者用這種虛榮指標,看起來很大的數字去融了錢,但是這虛榮的指標是靠錢燒出來的,錢一不燒了,這指標就沒有了,因為用戶并沒有可持續的強需求的,去有粘性的不斷地去購買。

              問:就剛剛談到的燒錢行業和公司來說,您覺得未來什么樣的公司會在競爭中勝出?

              李開復:我覺得還是要抓住用戶的強需求,要很誠實的衡量自己的核心指標,而不是用一些虛榮的數字去忽悠錢,執行力特別強,能夠打造用戶的重復使用的習慣。無論是任何的領域,這幾個還是特別重要的

              問:對于您本人以及創新工場而言,判斷一個公司或者創業者值不值得投資時,您主要看重哪些因素

              李開復:我們首先是看人。我覺得就是一個創業者,他是要有足夠的自信和他對方向的把控,還有對事情的熱情,非常重要。其次我覺得他的執行能力還有他的專注能力,把一件事情執行出來,做好,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對人的一種,我們的認知。其次我覺得就是要看趨勢了,因為如果你趨勢走對了,就像有些人說的,在風口上,豬也可以飛起來,那找對這個風口,找對這個趨勢,在一個趨勢還沒有起來的時候布局,一旦起來了,你如果投好了,即便投的是一個不錯的,非頂尖的創業者,也可能能夠做到非常好的成長。

              李開復:看好人工智能 機器人 AR/VR領域的投資

              問:目前創新工場的投資重點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開復:比較更有前瞻性的,我們看的包括了人工智能的應用,這個其實我們已經投資了四年了,但是最近的一兩年特別密集的在投資。另外一個我覺得是特別重要的風口即將起來的領域是機器人的領域,這個領域我們認為,未來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雖然現在這個階段家用機器人可能還會有一些挑戰,但是我們認為,很多商用機器人是有足夠的因素來產生的。還有最后一點就是,AR、VR,這個我們認為在十年左右也會有特別巨大的顛覆性的作用。在現在有點稍微過熱的狀況,所以我們還在觀察,做了幾個投資。

              所以我覺得,如果看現在或未來的風口,可能就是剛才講的這幾個:人工智能、機器人、AR、VR的領域。

              李開復:“純粹燒錢的領域,我們就不會去看了”

              問:剛剛談到了您比較有意向的投資領域,那么哪些領域是您不會去投或者不看好的?

              李開復:我覺得純粹燒錢的領域,我們就不會去看了。我們覺得手游方面,現在可能有點過多,我們暫時也沒有再投這方面的這種計劃。在網紅方面,我們不會去投特別多的,我們會更看好那些可能可持續的網紅的效應,網紅作為一個效應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個網紅的生命周期可能就是一年到兩年,所以投單個的網紅我覺得是有挑戰的。當然網紅是可以轉換成平臺的,所以也不是說我們絕對不會投網紅,只是說我們會更去考慮他的可持續、系統性、平臺性的發揮。

              問:創新工場的國際化優勢有哪些?

              李開復:創新工廠其實還是扎根在國內的,我們的投資95%都是針對國內的。我覺得國際化來說,我們可能對國際的對接比較完整,比如說在硅谷,我個人和公司都有比較不錯的這種人脈和連接。

              李開復:人工智能領域 谷歌是遠遠的第一名

              問:談到人工智能領域,前段時間AlphaGo和李世石的象棋比賽掀起了很多的話題,有人提出疑問,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勝過人類,對于這樣的問題,您怎么看?

              李開復: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很全面,如果我們只是看一個在純理性判斷的領域,能夠靠數據取勝的,因為AlphaGo它可以每天自己對自己下幾十萬次棋,把人類有史以來的棋譜全部研究一遍,

              李開復:一個單個的個人是做不到的。這個領域,圍棋的領域又是一個可預測的未來,沒有什么不可預測的因素什么的參與,在這個領域里,人是沒戲的。所以被超越也是可預測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其他的領域如果和這個相似,我們也可以預測,越來越多的機器會超越人、取代人,比如說記者,寫稿子。簡單的稿子機器已經超越人類了,未來會超越更多。但是深度的文章,調查,機器寫不了,而且未來二三十年還是寫不了。所以我覺得對整個人類的這種工作來說,我大膽的判斷十年左右吧,可能一半的工作都會被機器取代。

              當然,也會產生可能10%到20%新的工作,比如說你需要人去寫代碼,讓它取代記者,取代會計等等的,所以這個我覺得是一個必然的顛覆的過程。但是話說回來,我并不認為這是機器真的是在取代人。因為這些機器,其實還是我們的工具,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的奴隸,它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是沒有感情的,是沒有自我認知的。在我們的控制之下,它也不會來挑戰人類是它的主人。

              問:人工智能方面,您比較看好哪些公司的發展?

              李開復:Google我覺得是遠遠的第一名。其次可能還有Facebook,還有微軟。再往下,有一些中國的公司,應該也是在努力的開發,百度作為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但是離Google還是有相當的距離。

              李開復: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結合 國內成功的機會比美國更大

              問:此前您帶著創業公司CEO去硅谷參觀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您認為目前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的創業環境有什么不同?

              李開復:從過去來說,美國的創業者的強項是更有創意,可能會整個團隊更有一種平等的精神,是有很多互補的現象,有團隊的精神,這個對團隊的成功特別的重要。在國內的創業者,可能更多的是老大要有非常強的膽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超級的自信魄力,和甚至偏執,讓團隊能夠死心塌地的,無論是有任何的機會或者挑戰,都死心塌地的跟著他走。我覺得這兩種是以前創業比較大的差別。

              我覺得過去可以看到,美國人是膽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突破式的創新,像iPhone,像當年的Facebook、Google,國內可能更多的是累積前人的知識,打造一個特別好用的產品。

              但是我覺得過去這兩三年也可以看到很大的差別,因為我覺得國內也開始有一批這種技術型的,突破性的創業者,大疆就是一個例子,去做了全世界沒有人做的事情,成為了一個世界領跑的地位。

              我認為,如果再給我們三年左右的時間,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在很多重要的計算機科學領域,技術型的突破和創新,會開始越來越多的,會越來越多的在中國產生。

              問:對于當下的創業環境,您對創業者有什么樣的建議

              整個國內的傳統行業,我覺得整體來說偏弱,所以一個互聯網可以崛起的品牌,或者一個互聯網可以帶動的傳統行業,或者我們可以說是一個互聯網為主的公司,加上傳統,能夠勝出,甚至能夠打敗傳統行業,這個機會在國內應該是比美國更大的。因為在美國有很多頂尖的傳統品牌,他們還是非常強大而有力的,所以我覺得國內的創業是有這種特殊的機會,這個機會不會永遠存在,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是創業者非常值得把握的。

              李開復:資本寒冬依然愿意努力的創業者才有可能最終勝出

              問:現在資本寒冬時期,可能對于一些創業者來說,信心上受到一些打擊,您認為他們在創業過程中,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李開復:我覺得那些會本資本寒冬改變信心的創業者,其實也許本來就不應該創業。所以我覺得在資本寒冬還依然愿意努力創業的創業者,才是有可能最終勝出的。現在也許創業比一年前拿到資金的概率會低了一些,或者估值會低了一些,但是我覺得只能告訴我們的就是說,去年可能有點虛高了,告訴我們就是說,去年也許有些是為了用VC模式拿錢,或者說得難聽點,騙錢的創業者,他們今天做不到了,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一個環境反而是更好的環境。

              所以我覺得創業者不應該去跟去年比,去年的環境是一個不正常的環境,今年的環境可能是一個更可以讓我們能夠扎根,把事情做好,然后回到商務的本質,回到創業的本質,找真正用戶的強需求,去創造價值,而不是趁著資本虛高來去融一個不合理的泡沫估值,那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也已經不容易了。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可以好好的真的把創業這件事情做好。

            【李開復的創業投資經驗訪談】相關文章:

            創業經驗訪談01-08

            創業失敗經驗訪談03-21

            成功的創業經驗訪談03-26

            服裝創業者的經驗訪談02-27

            草根創業者經驗訪談11-19

            李開復談創業:臺灣富豪吝于投資青年01-15

            開童鞋店的創業經驗訪談03-21

            投資創業經驗分析03-09

            創業經驗:投資與感覺03-01

            大學生創業成功經驗訪談02-27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