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

            時間:2021-12-18 10:31:19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2篇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1

              發音:shíjīnbúmèi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2篇

              釋義: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并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不占小便宜的道德和社會風尚。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貪得無厭、財迷心竅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故事】

              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于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原文:秀才何岳,號畏齋。嘗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余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于是把錢還給了他。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么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后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意義: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岳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2

              一、拾金不昧

              成語,發音shíjīn búmèi,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會風尚。出自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于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二、拾金不昧成語故事

              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于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原文:秀才何岳,號畏齋。嘗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余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于是把錢還給了他。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么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后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意義: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岳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三、拾金不昧造句

              1、張明明拾金不昧的事跡傳遍全校。

              2、趙輝拾金不昧,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3、小紅拾金不昧的作法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4、小明拾金不昧,說明他的品質很高尚。

              5、李明撿到一塊手表交到學校,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稱道。

              6、小紅拾金不昧,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7、而今拾金不昧的人已經不多了。

              8、人們都贊揚這位女青年拾金不昧的動人事跡。

              9、如今,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在我們學校已經成了尋常事。

              10、小剛把拾到的一百元錢交給了民警叔叔,他的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11、小紅不但拾金不昧,而且還很樂于助人。

              12、他拾金不昧的事跡傳遍全校。

              13、小英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13、祝您造句快樂,天天進步!

              14、當拾金不昧的姑娘把錢交還給老奶奶時,老人感激涕零地說:是你救了我這條老命啦!

              15、拾金不昧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拾金不昧成語故事2篇】相關文章:

            1.成語故事:兔死狗烹

            2.成語故事投鼠忌器

            3.成語故事文

            4.最新成語故事

            5.孝順成語故事

            6.成語故事:赤繩系足

            7.成語故事:短綆汲深

            8.雕蟲小技成語故事

            9.成語故事:熟能生巧

            關于我們|致應屆畢業生|會員協議|法律聲明|問題反饋

            覺得【應屆畢業生網】對應屆生求職有幫助,記得分享給其他應屆生,網址是“應屆畢業生”的聲母YJBYS.com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2712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