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克勤克儉成語

            時間:2022-07-19 01:56:31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克勤克儉成語

            克勤克儉成語1

              【注音】kè qín kè jiǎn

              【出處】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尚書·大禹漠》

              【解釋】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勤儉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省吃儉用、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相反詞】無所事事、揮霍無度、好逸惡勞

              【押韻詞】拉不下臉、緣薄分淺、俠肝義膽、嫁犬逐犬、功成行滿、死心眼、善眉善眼、悅尼來遠、峰回路轉、一長二短......

              【年代】古代

              【英語】to be industrious and frugal; to be able to practice diligence and frugality

              【德文】fleiβigundsparsam

              【日文】よく働(はたら)きよく倹約(けんやく)する

              【成語故事】堯帝時期,黃河經常發洪水,堯帝派鯀治水九年沒有成效。舜帝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告別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經3次路過家門而不回,終于取得了成就。舜認為禹能夠克勤克儉地為人民服務就讓位給他

              【示例】克勤克儉,無怠無荒。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梁太廟樂舞辭·撤豆》

              【成語例句】

              ◎ 管理員說工人作工的時間必須長,工資必須少的.理由是:如果他們有錢和閑暇,必將化費在嫖賭吃著上,不如在貧苦之中倒能克勤克儉的做工呢。

              ◎ 他們處處精打細算,克勤克儉,光添置設備這項開支,節省了投資三十余萬元。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克勤克儉成語2

              克勤克儉這個成語出自《尚書·大禹謹》。

              相傳,四千多年前的堯、舜、禹(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首領)時期,黃河流域洪水泛濫,人們被迫遷移到高地去居住。當時,虞舜決定派禹去治理洪水。這時,禹才結婚三天,為了解救老百姓的'苦難,愉快地離開了新婚的妻子,忘我地率領老百姓疏通江河,引水入海,經過十三年的艱苦斗爭,終于把洪水治服了。在治水的艱苦歲月中,他有三次從自己的家門口經過,都沒進去看一廠。禹不僅具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質,而且在生活上也十分儉樸。

              禹治水成功,舜見他是個有才有德之人,要把首領的位置讓給他,禹不肯接受。舜對禹說:“禹啊,你是一個有才有德之人,‘克勤于邦,克儉于家’,謙虛不自滿,踏實而不浮夸。”

              后來人們就將“克勤于鄭,克儉于家”概括為“克勤克儉”,今用來表示勞動人民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勤儉持家的品德。

            克勤克儉成語3

              1 克勤克儉的故事

              古時候,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洪水經常泛濫成災。人們苦于水患,熱切希望加以治理。

              堯帝時,鯀[gǔn]受堯的委派負責治水,九年不成。

              舜帝時,把這一任務交給了鯀的兒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務,當時雖然他剛剛結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別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禹認真地察看了地形,吸收了前人失敗的教訓,廢棄了過去一貫采取的堵塞方針,采用了疏導的辦法。他日夜辛勞地帶領著百姓疏通河道,開渠作壩,把河水引入大海。

              在長達十三年的艱苦歲月中,大禹曾三次路過自已的家門口,都沒進去看一下,與群眾一起節衣縮食,同甘共苦,最后,終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見他是一個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職位讓給禹,他對禹說:“大禹啊,你是一個最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治國,又能節儉地持家,是能夠擔當得起這個職位的。”

              在舜的.再三堅持下,禹便接替了舜的職位,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

              2 克勤克儉的材料

              【注音】kè qín kè jiǎn

              【出處】《樂府詩集·梁太廟樂舞辭·撒豆》:“克勤克儉;無怠無荒。”

              【解釋】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勤儉。

              【近義詞】省吃儉用、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反義詞】無所事事、揮霍無度、好逸惡勞。

              【年代】古代

              3 克勤克儉的點評

              勤儉節約這一被視為具有開源、節流意義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在創造豐裕的物質財富和瑰麗的精神世界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禹去治水13年,曾3次路過家門而不回,在這期間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最終取得了成就。小朋友們,我們都要學習禹的品質哦~

            克勤克儉成語4

              傳說四千多年以前,黃河流域洪水泛濫,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極大的威脅,只好搬到高處去居住。面對這種情況,舜帝便派禹去治理洪水。

              禹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就和他剛結婚三天的妻子告別。到治水的地方去了。他領導人民疏通江河,引水入海,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斗,終于把洪水制服了。

              在治水的艱苦過程中,禹曾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前都沒有進家去看一眼,所以有“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的故事,并成為后世的.美談。

              大禹不但有“公而忘私”的高貴品質,而且還有艱苦樸素的作風。舜見他是一個有才也有德的人,就要把帝位讓給他,可是他不肯接受。舜十分感慨地說: “禹啊,你是一個有才有德的人,‘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意思是:既能勤勞地治理國家,又能勤儉地操持家務),你謙遜而不自滿,踏實而不浮夸,這真是了不起啊!”

              后來人們引用“克勤克儉”來形容既勤奮又儉樸的生活作風。

            【克勤克儉成語】相關文章:

            猜成語游戲的成語03-31

            成語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12-13

            經典的成語12-14

            經典的成語02-02

            成語結婚賀詞結婚賀詞 成語09-20

            成語的成語故事(精選21篇)10-20

            中國成語大全之成語之最10-19

            成語猜謎,積累成語好方法07-30

            有關龍的成語、成語故事09-27

            指桑罵槐的成語解釋和成語接龍06-27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