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三個“著力點”

            時間:2024-09-04 05:48:54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三個“著力點”

                    課堂教學是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那么,作為基礎學科的課堂教學,如何在宏觀把握的基礎上,從微觀上努力,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素質呢?
                    一、著力于突出主體—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關鍵
                    主體性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原則,發展主體性是素質教育活動的靈魂。教師在教學中,努力給學生獨立學習、思考和操作的時間,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去讀、去想、去說、去寫,使學生成為名符其實的學習主人。這是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根本著力點。
                    1. 騰出“讀”的時間,讓學生多“讀”
                    讀書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徹底棄串問串答的教學方法,避免冗長的分析,騰出盡可能多的時間,讓學生在讀書中生疑,在讀書中求解,在讀書中品味,在讀書中悟道。讓學生在大量的讀書活動里,領悟課文,參與學習,從中提高素質。
                    2. 還給“問”的權利,讓學生多“問”
                    在課堂教學中還給學生“問”的權利,首先要給他們提問的機會,并鼓勵他們敢于質疑問難,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其次,要引導學生把“問”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課伊始,鼓勵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質疑問難;課中間,激勵學生對重難點深思質疑;課終結,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問得失。第三,要對學生的提問給予恰當的解答,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應指導學生自己解決,促使學生在質疑和釋疑中學會思考,發展思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
                    3. 讓出“說”的機會,讓學生多“說”
                    教師在教學中講解點撥是必要的,但學生主動表達自己認識感想的交流更重要。老師要多提供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的機會,激勵學生放膽而言,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讓學生在“說”中理解、分析、總結。如中年級生字字形的指導,教師可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自己對哪幾個字,是怎樣記的,然后討論交流。對字形較難的字教師才幫著分析指導。如此,教師很少說,學生盡情說。在多“說”中理解語言、磨練語言、激活思維。
                    4. 安排“寫”的訓練,讓學生多“寫”
                    當前,語文課普遍存在著不重視學生動筆做書面練習的現象。寫的訓練常常擱至課尾,延至課外。 
            其實,語言文字的訓練,就包括書面訓練這一方式。所以,課堂上要盡量讓學生動動筆、寫一寫、做一做。如《難忘的一課》中心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除了放在特定的課文環境中理解以外,還可以設計:在句子意思不變的情況下,請分別用括號里的關聯詞改寫句子:“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因為——所以——既然——就——凡是——應該——)
                    這樣,擠進寫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中心句的理解,有助于訓練學生運用語言。       二、 著力于強化訓練—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途徑
                    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并在聽說讀寫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發展思維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必須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也就是必須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選準訓練的突破口,優化好訓練方法,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實到位,只有這樣,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才有了落腳點。
                    1. 要選準訓練的突破口
                    課堂中的語言文字訓練,不可能面面俱到,四面出擊,要盡可能選擇那最能體現語言材料作為訓練的突破口。
                    2. 要優化訓練的方法
                    語言文字的訓練所包含的詞句段篇,聽說讀寫等知識技能,都有嚴格的科學性和內在規律性。所以,訓練必須遵循語文的自身規律,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從整體上設計訓練方法,有序地體現由不懂至懂、由不會到會、由學會到會學的訓練過程,使得語言文字的訓練“練得有序、練得有法、練得有效”。
                    三、 著力于面向全體—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保證
                    “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是面向全體學生”。據資料研究表明:同歲兒童智商測定,65% 與年齡相一致,20% 低于標準,15% 超過標準,差異程度最大可達1 :15. 這種兒童智商的客觀差異和學生語文水平的程度差別,決定了課堂教學必須面向每一個學生。必須體現層次性。
                    第一,目標要具有層次性。教育對象存在客觀差異性,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內學習同一內容,達到同樣目標必定是不科學的。所以,要針對學生的認識差異,制定適度而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最好是提出一般目標和較高目標。一般目標是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達到的最基本要求,是全體學生都在達到的,較高目標是讓優秀學生有充分發展的余地。
                    第二,教學要具有異步性。一是教學指導要分層,在指導學生達標的過程中,注意設計好層次、在差異的教學方案,既鼓勵學生一步到位,又允許學生分步到位。二是課堂練習設計和評價要分類分度,學生間的實際差異決定了練習的設計和評價不能搞“一刀切”、“一個模式”,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評價。這樣,既有分層指導,又有分類練習和分度評價,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最適合自己的現有基礎、接受能力和學習速度下動腦、動口、動手,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獲,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只要以誘發興趣為前提,突出主體為關鍵,強化訓練為途徑,面向全體做保證,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能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 

            【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三個“著力點”】相關文章:

            試論挖掘課堂教學的著力點讓美術教育更精彩11-18

            試論挖掘課堂教學的著力點 讓美術教育更精彩11-17

            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素質01-14

            高校體育社會化的功效及實現途徑02-23

            參與課堂教學實現有效互動論文02-14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現有效教學目標03-28

            高效素質教育源于課堂教學12-11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三個“度”11-17

            淺談工程測量信息化測繪技術實現與展望12-11

            • 相關推薦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