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早期詩意電影《小城之春》的藝術特色
摘要:詩意電影重在造境,即營造意境。而費穆就創造了一種具有中國民族文藝特色的詩情結構,這也是對當時的世界電影藝術的重大貢獻。其導演的《小城之春》作為中國早期詩意電影的代表映現在銀幕上,隨著情節流動、情境轉移,營造作者心目中的詩情圖景。本文以《小城之春》為例,論述了費穆對中國早期詩意電影的探索,重點介紹了《小城之春》詩化電影的特點,通過對此分析希望對中國詩意電影的研究有所助益。
關鍵詞:詩意電影 意境 詩情結構
中圖分類號:J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0)03-0062-02
詩意電影,是以表現、揭示具有普遍人生意味、生命體驗的意義價值為目的,追求表達永恒,用詩化、雋永的鏡頭表現某種情緒的影片。八十年代以來,《小城之春》猶如一顆蒙塵的鉆石重新被發現,海內外給與了極高的評價。西方評論家認為:
【中國早期詩意電影《小城之春》的藝術特色】相關文章:
論中國早期先民儀式生活與舞蹈藝術03-19
談中國早期先民儀式生活與舞蹈藝術03-19
淺論中國早期先民儀式生活與舞蹈藝術11-22
電影《大魔術師》海報的藝術特色的論文01-01
簡述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教育體系論文11-21
試論早期中國動畫電影音樂及其歷史地位03-09
藝術接受的活動規律與特色11-17
淺析朱自清《春》的藝術特色11-26
中國藝術與中國哲學03-19
水彩畫藝術特色論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