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

            時間:2025-02-18 10:39:41 數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

              現行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出要重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使數學學習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創設條件引導學生探究。課堂上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勵每一個學生獨立去探索,達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目的。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誘導學生自主探索,在探究發現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所謂自主探索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自己獨立發現和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在關鍵處引導學生一下,難點處拉學生一把,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素材、指明自主探索的方向。誘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在探究發現活動中學習,從而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思考、質疑、發現、求證的過程,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數學創新思維得到了培養。例如利用分類的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制10以內的加法表。整節課學生都很投入,他們用分類的思想構建了一張有規律的、各不相同的加法表,經歷和體驗了尋找加法規律的過程與方法。自主探索可以成為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他們可以通過自主探索,成為知識的“再創造者”。

              二誘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學生在探索學習過程中,由于原有認知水平不同,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和思維方式也不同,因此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樣,只有通過合作交流,才能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參與小組討論,傾聽同學發言,接受別人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加上老師適時的點撥和評價,有利于開闊思路,啟迪思維。例如二年上冊《數一數》一課,學習例題:數“有多少個圓”時,讓學生尋找合適的方法去數“幾個幾”。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踴躍討論,找出如下的數法:

              ① 2個2個地數,算式是:2+2+2+……+2=24;

              ② 3個3個地數,算式是:3+3+3+……+3=24;

              ③ 2列2列地數,算式是:8+8+8=24;

              ④ 2排2排地數,算式是:12+12=24;

              ⑤ 橫著看,每排6個,有4排。算式是:6+6+6+6=24;

              ⑥ 豎著看,每列4個,有6列。算式是:4+4+4+4+4+4=24。

              解決不同數法的過程,是一個學生主動探索,探索新知的過程,是思維創新的過程,是學生的思維品質、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過程。新課程所倡導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個性化思維,在合作學習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又如在教學《各種形狀物體特征》時,讓學生通過自己摸一摸,觀察感知特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得出小組結論,在全班廣泛交流討論,得出大家都認可的結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得到升華,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獲。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直至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三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把教學過程看成“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 疑問是思維的開始,疑問是創造的動力,師生之間課堂上心靈交流的橋梁就是“問題”。一個好的問題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教師要有意識的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并通過點撥、啟發、引導,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讓他們自主發現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例如誘導學生學習《認識時刻與經過時間》,求經過時間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通過讓學生觀察作息時間表,自由提出問題、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現了求經過時間的多種方法,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能力,在質疑探究發現活動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由于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注意了對學生質疑習慣的培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獨立思考,自由提問,大膽質疑。學生通過提問質疑,不懂的問題弄懂了,疑難的問題解決了,在老師的鼓勵下嘗到了質疑問難的甜頭,學習的興趣更加深厚了。

              四 重視培養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求異,在概念教學中變換敘述方式,在計算教學中采用多種算法,在應用題教學中采用 “一題多編”多角度自編符合圖意的題;“一題多變”—相同屬性的條件、問題、句式變換;“一題多解”—常規解法、簡便解法、獨特解法;“一題多比”—條件對比、問題對比;“一題多問”—并列性連問、遞進性連問、對比性連問; “一題多改”—對判斷題所供材料改條件或改結論;“一題多條件”—選擇適當條件解題等。

              一題多解,就是啟發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運算過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數學題。例如在下面的括號里填數,使這列數具有某種規律性,并說明有怎樣的規律:7、9、11、()、( )、( )。下面是學生的不同答案:

              ① 在括號里依次填入13、15、17形成奇數列;

              ② 在括號里依次填入15、21、31使這列數從第三個數開始,每個數都是前兩個數的和減5;

              ③ 在括號里依次填入47、465、21803,使這列數從第三個數開始,每個數都是前兩個數的積減52。

              一題多解能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力、豐富的聯想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解答數學問題的技能技巧,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誘導學生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合理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最佳途徑。

              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發現題目隱含的特征,順著特性的角度去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隱含的規律。又如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有幾瓶牛奶》一課,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合理、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各抒已見,大膽表現自我,在教師營造的“創新土壤”中個個成為創造之材。學生想出用不同的算法來解決:

              ① 先把裝有9瓶的盒子裝滿10瓶(從另一個盒子里取來1瓶放入),另一盒還有4瓶,10加4得14;

              ② 先把裝有9瓶的盒子當成裝滿10瓶,加上另一盒的5瓶是15瓶,再減去1瓶得出答案14瓶;

              ③ 9 + 5 = 9 + 1 + 4 = 10 + 4 = 14;

              ④ 9 + 5 = 5 + 9 = 5 + 5 + 4 = 10 + 4 = 14;

              ⑤ 9 + 5 = 5 + 9 = 5 + 10-1 = 15-1 = 14;

              ⑥ 接著盒子里的9盒往下數:9、10、11、12、13、14;

              ……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著力倡導的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理念。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促使他們主動去探索學習數學知識。

              五 在操作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學生參與實際操作,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親自操作的過程,是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的重要過程。例如在《認識圖形》一課中,我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內容。畫一畫是讓學生用立體學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直尺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通過畫一畫,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立體圖形各個表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的聯系。拼一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讓學生用剪出來的圖形自由拼組圖形,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探索者。經過短暫時間的思考和操作,一個個有創意的圖形就拼出來了,在同學們眼前展現了一幅幅美麗的拼圖。在認識圖形之后,我設計了一個活動環節—圍出釘子板上的圖形。我要求他們圍出圖形,可以是課本學過的,也可以是生活中見到過的圖形,讓每個學生自己操作、發揮想象力。結果許多學生拼出的圖形超出我意料之外,連平行四邊形、梯形(包括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都圈出了,我將學生的思維成果展示出來,課堂學習氣氛高漲。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探索的機會,不僅讓學生動眼、動耳,而且還要動手、動腦、動口,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已做、自己想、自已說進行積極探索,體驗成功。因此,誘導學生操作,讓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等多種感官參與獲取新知,使操作、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猜想、驗證等活動有機地結合,使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啟迪思維、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

              六 在體現生活性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在活動中做數學。把數學知識融于生活實踐,把現實問題數學化,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自主探索問題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例如每條小船限坐5人,31人需要租用幾條船,怎樣分配才合適?學生迅速心算,31除以5,商6余1。需要租7條船,按算法分配每5個人坐一條船,剩下一個人坐一條船,顯然不合適。怎樣分配才合適?學生要有想象力,有創造性,有對現實背景的理解,才會提出如下兩種解決方案:

              ① 租7條船,5條船每條船坐5個人,坐了25個人,剩下的6個人平均坐在余下的2條船里;

              ② 租7條船,4條船每條船坐4個人,剩下3條船每條船坐5個人。

              讓學生置身于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使其數學能力、數學應用意識、數學創新思維得到培養和發展。

              課堂教學誘導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敢于思索、質疑、想象、探索、爭辯、創新,經歷發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引導學生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創新者,培養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數學創新思維。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07-12

            新課改背景下教研活動形式的創新08-26

            淺談數學直覺思維及培養09-11

            淺談數學思維的培養教學10-07

            淺談數學中的直覺思維與培養06-18

            淺談數學直覺思維及其培養09-19

            淺談初中數學思維的培養與實踐08-19

            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論文09-15

            淺談數學建模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09-03

            淺談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08-24

            <delect id="sj01t"></delect>
            1. <em id="sj01t"><label id="sj01t"></label></em>
            2. <div id="sj01t"></div>
              1. <em id="sj01t"></em>

                      <div id="sj01t"></div>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