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對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科學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從注重學生科學能力、科學精神的培養,以及結合實驗教學內容,滲透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等方面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探討。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綜合素質,培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是從實驗中發現、歸納而來的。同時,化學理論的應用、評價也有賴于實驗的探索和檢驗。因此,對化學學習來說,實驗課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它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和操作技能,發展智力,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靈活地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而且在育人方面也有著獨特的重要作用,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1、通過動手、動腦,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
以往的實驗教學強調講清原理,演示好實驗,盡管也注意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但訓練的重點只是放在學生能否看清實驗現象,能否弄懂實驗原理,實驗的難點在何處等等上。近年來,雖然教學中加大了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注重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但由于實驗內容起點過低,單純驗證理論內容實驗過多,實驗課程完全依附于理論課程,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對實驗原理的理解變成了按教師設計好的方案或課本上的內容“照方抓藥”,所以,學生對實驗缺乏理性思考和創新,重復內容只看不動手,重結果輕過程,致使學生實驗操作技能訓練單調、零散、重復、不系統,無需思考即可達到實驗要求,做實驗后收效甚微。
化學實驗教學要從根本上取得突破,關鍵是要站在適應21 世紀全面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高度對實驗教學的功能進行重新研究,既要強調實驗在訓練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強調實驗在培養學生動腦、啟迪思維、開發潛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這也是實驗教學需要達到的更高目標。
為此,在實驗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 每個教學環節都要留有余地。能由學生動手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輕易包辦代替,讓學生自己演示并解答;能由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后得出實驗結論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下結論。同時,要盡可能多的留給學生動眼、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和時間。比如, 讓學生獨立地進行實驗準備,包括自擬實驗步驟,弄清實驗原理;獨立操作實驗儀器,完成實驗觀察任務;獨立處理實驗數據;獨立分析推證實驗結果;獨立想辦法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等等。這一過程,就是要讓學生不停地動腦想:為什么要這樣操作? 操作的先后順序是什么? 怎樣操作最簡便? 實驗成敗的關鍵在哪里? 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萬一出了問題應如何處理? 等等問題,特別是在具體操作時發現了問題,更要要求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快速的反應,以此激活他們的思想,使他們的所有潛能和創造性充分調動出來, 實現科學素質的全面培養和提高。
2、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科學創新的精神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奇有趣的科學實驗, 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能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敢于超越現實的科學精神。
當前,化學實驗教學之所以強調突出創新精神的培養,其原因有三:一是21 世紀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科技實力和人才素質的競爭, 尤其是創新型人才素質的競爭,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新人才已迫在眉睫;二是傳統教學過分嚴謹, 模仿性強, 不鼓勵脫離教材的“越軌” 操作,不鼓勵對實驗想象產生疑義,不鼓勵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更不提倡強烈的批判精神,只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或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觀察實驗或做實驗,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長期處于被束縛的困境之中;三是化學實驗本身的特點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無論是驗證實驗還是探索性實驗,其實都是先想后做,想好了再做,總是先提出問題質疑, 然后再通過實驗想象的觀察或推理, 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其思想、情感、意志、精神等各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的教育, 對其科學素質的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對此不知不覺,或視而不見,則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實驗的自身優勢,在實驗教學中, 教師既要教育學生吸收人類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 又要教育學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盡可能創設一些有利條件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如化學實驗設計是指根據化學實驗的目的、要求,運用有關的化學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對實驗的儀器、藥品、裝置、步驟等進行的一種設想和規劃。它要求設計者具有靈活地應用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具有嚴肅認真、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因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運用全面的運動觀點去觀察、分析、認識問題,使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 還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在學習中的一些疑問,以此開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個性特長, 使他們養成用實驗探求未知, 大膽質疑的科學精神。所以,化學實驗教學在完善學生學科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所蘊含的功效是值得努力發掘和深入探索的。
3、結合實驗教學內容,滲透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實驗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都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極為有益的材料。首先, 從實驗紀律、實驗環境衛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合理處理廢品及小組同學間的互助合作等各個實驗細節抓起, 能否做好這些工作, 可作為衡量一個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標志之一。如針對學生將火柴桿、廢紙、廢棄藥品隨意丟進水槽,造成下水道堵塞或產生有毒氣體;氯水、硫化氫水溶液、溴水、濃鹽酸、四氯化碳取用后沒有及時蓋好試劑瓶塞;濃硫酸與銅反應、稀硝酸與銅反應、氨氣的制取等實驗,由于試劑用量過多,加熱時間太長對環境都將產生不良影響等情況應進行現場教育,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對試驗中采取什么措施, 實驗應進行哪些改進以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等問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認識到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 應成為自覺的行動。另外,也可對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和處理、可燃性氣體純度的檢驗、防止腐蝕性藥品對人體或衣物的腐蝕、防止空氣和水污染等實驗知識的學習,作為培養學生學會生存、學會關心的集體主義思想教育和加強環境意識的重要內容。以環境污染的問題為例,在教學中既要向學生介紹空氣污染產生的原因, 以及它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又要介紹人類在解決這一問題中所采取的措施,尤其要介紹近年來國內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些新成果、新技術,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和綠色環保知識。此外,還應組織學生對周邊地區近年來的環境狀況進行實地調查,讓學生在對本地區污染情況了解的基礎上, 提出防止或治理污染的方案, 讓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由于濫用化學物品或生產技術的落后而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治污的必要性,及時啟發學生從反應原理的選擇、實驗裝置的設計、尾氣的吸收、廢液廢渣廢氣的處理等方面參與實驗和直接參與環境保護和美化環境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人類在環境污染面前不是無所作為,從而樹立戰勝污染、保護環境的信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懂得當前環境污染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關鍵是科技的進步。只有高新科技才能使人類保持持續發展,而化學在這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化學實驗教學在對人的素質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適應21 世紀的教育, 加強實驗教學, 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相關文章:
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9-18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培養10-16
淺談培養中學生的數學素質06-26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07-02
淺議文科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06-22
多媒體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研究論文06-24
數學建模競賽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08-25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體現09-11
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08-07